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弯曲“我”,使“我”成为一座桥梁  7月卷首语

(2010-07-08 21:17:27)
标签:

瑜伽

我执

桥梁

变体

慈善教育

印度

杂谈

分类: 尹岩杂谈

 

发现瑜伽,习练瑜伽,经营瑜伽。瑜伽与激发的感悟一直伴随我这些年的“成长”,作为人,作为母亲,作为妻子,作为朋友,作为同事,作为老板。。。

 

人在途中,经常感慨,路还是很曲折和复杂的。铭记瑜伽教义中“放下我执”的原则,但,有许多的时刻、很多的事情我们仍会被纠缠在一处,小看是世间的一个“事件”,一个反应,大论却是“我执”的投影。

 

最近在读一本书。是Swami所著。他以慈善教育及睿智的演讲闻名印度及海外。文中有一段对“我”的描述,视角独特,平实深刻,非常贴切于我们的时代中人。

 

Swami 将“我”描述成三个形态:直立的“我”,平放的“我”,弯曲的“我”。

 

直立的“我”强壮,不可动摇,决绝而不屈服。但同时,竖直地站立时,高耸而高傲,容易孤立无援,也成为和他人隔绝的一个障碍,一堵城墙。

 

假设将“我”转个方向,将“我”水平横放。让“我”成为一座桥梁,临渊架桥,而不是制造沟壑;让“我”站得渺小,而不是站得高大;让我以他人为中心,而非以自我为中心。那么它就能成为“连接”。

 

弯曲的“我”意味着谦卑和奉献。不在意是否引人瞩目,不在意转瞬即逝的光芒。印度有一句名言:一个人是否死亡,可以从他的身体是否可以弯曲来辨别。其中真正涵义为生存于世,需要柔韧灵活。我们需要用弯曲来使自己更谦卑,否则同死尸无异。弯曲“我”,才能真正为人,真正存活于世上。

 

Swami笔下呈现了的三种“我“的变体描述。今天,当完全消除“我”成为不可能,我们是否可以尝试做一个更好的“我”变体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