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向徐静蕾取经

(2009-06-27 06:36:47)
标签:

杂谈

分类: 瑜伽文摘YogaDigest

徐静蕾的电话打过来: 尹岩, 收到你的短信了。你要做电子刊是吗?

 

瑜伽杂志遭遇停刊后, 首选的新资讯平台, 就是电子刊。只是,做了很久的纸媒,又不是一个网虫,我对网络的阅读习惯敏感度很低。进行电子刊的调研,雾里看花般,只是感觉上徐静蕾的电子刊《开啦》是我最喜欢的。内容、形式与纸媒截然不同,和网络脉搏一致,带来非常新的感受。

 

进入电子刊的策划后, 我总有无名的兴奋。偶然中, 自己被推进了一个新媒体的领域,  发行由主渠道二渠道,上摊等被上传,下载,在线阅读等技术元素体现,变成了一个可无限延伸的空间,解决了资讯平台最大的传播问题,甚至比以前有了更大的可能性。电子刊中可提供的新的元素:音乐、视频、读者互动也让我兴奋不已,跃跃欲试。  挑战:新媒质的编辑关键词? 纸媒中的板块概念, 文章容量,阅读渠道的设计,杂志的FLOW,排版方式,杂志页数、版权问题等等,在电子刊中到底应该怎样处理?电子刊中核心编辑原则是什么?敏感点在哪里?读者与原来的瑜伽杂志读者区别在哪里?是否能兼顾?瑜伽电子刊一个很明确的原则:不是一本平面刊物的电子版。创刊号及第二期的内容5月初已经完成,但是,太纸媒。我寻求解决的办法。

 

向徐静蕾取经是本周初的想法。 徐静蕾很爽快,清清淡淡做了一些电子刊的“批注”,并安排她的团队一一回答我的问题。他们的经验真的是及时雨,让我受益颇深。而徐静蕾,她的团队,还有一个特点,轻巧的女生气质下,是超强的创造力和生产力。佩服之外,给了我很多启发和信心。

 

每次和徐静蕾接触感触还是颇深的。第一次, 见到她, 90年代,她还是电影学院漂亮女生,静静地坐在王朔的身边,不太吱声。以前以为是未出道的青涩,后来,随着她的“显山显水”,那种在第一次见面时的简单宁静神情还在那里。只是,优雅和定夺力与日俱增。然后才明白,这个神情就是徐静蕾。带着这个神情,在貌似不经意状中,她将每个角色入骨地演绎,就像是纵使刀山火海,她也如在五彩草甸,拎着裙角,戴着草帽,踮着脚尖,穿过, 还留下, 凤凰身影。厉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点香
后一篇:深色的晨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