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媒体报道 |
迎着太阳雨飞翔
人物统筹/李雪梅
http://www.yogiyogacenter.com.cn/Images/ytyy1.jpg
http://www.yogiyogacenter.com.cn/Images/ytyy2.jpg
尹岩
中国悠季瑜珈中心创办人&总监
采访尹岩前,狠狠地在网上搜索了一晚她的资料,不看还好,看多了反而为她的生活和性格所迷惑。所以在东方广场的悠季瑜珈中心见到她时,心里是充满着诸多疑问的。
从北大法语系毕业后,尹岩考入了北京电影学院的研究生,尔后去了法国,在巴黎索尔邦大学电影博士毕业。到此,尹岩瑜伽走的是一条艺术之路。可是尹岩却结婚生子,又回头去读巴黎商学院的的MBA,被人笑称是学功夫赚奶粉钱……
她说,我从来就知道自己不是天生的艺术家,但我那么深入地学习艺术,就是因为我想成为一个能跟创作人群有最好的沟通、在经营上有激情的文化经营者。
28岁尹岩与法国老公结婚,30岁生下女儿笛笛,31岁认识到自己必须要做女儿的有积极生活的母亲,报考法国最好的商学院功读MBA;回国后,尹岩在国内的包括影视、杂志和广播等到国际媒体中担任要职,包括《健康瑜伽之友》、《ELLE》杂志主编、执行主编等职。有人说尹岩很幸运,好事都掉她头上了,高学历、国外的生活工作经历、婚姻……她却说:“没那便宜事!”
人在接受社会角色时必须接受一个评价依据,就是教育背景;而教育背景的准备完全是掌握在个人手里的。尹岩30岁前是鼓足了劲,读了一大串文凭,充分充电。她现在还是经常告诫员工:机会满地是,但你若没有准备,机会顶多蹭蹭你,让你痒痒,又会溜走了……
她回到中国的第一份工作,就是争取到了法国大使馆商务处实习生的职位,只有3000元的工资。但在三个月的时间里,尹岩却建立了属于自己的在华法国企业联系网络,她是商务专员,也是驻亚洲站记者,可是,尹岩却拒绝了商务处提供给她的官职,而选择了法国桦榭集团杂志主编的职务。
入世,但不独善其身,这是尹岩对自己的评价。她是一个才华横溢却永远内敛的人,但她不从来就不愿独个儿静静开放,获得共鸣时才觉得有无穷动力,独自“发癫”不是她的本领。这种性格特点,让她在选择工作时,认定的是瑜伽在社会上有感召力、但整个职业生涯又决不枯燥的工作,她要求的是,工作必须是生活的一部分,而且能每日让自己充满创造力。
这也是为什么她最终放弃《ELLE》主编一职的原因之一,即使当时,这本是释放她的教育背景及文化背景最好的舞台。在这里的两年,她最初的六个月是在自己进行速成培训,从流程、编辑到主编都一一尝试,内容、定位、市场调研……
“有多少差距,你就得自己补”。在这两年里,尹岩工作在上海,生活在北京,两地跑着。有时早上七点才离开办公室,只为了回寓所冲个澡,九点又上班了。
天上没有馅饼可掉,机会如何变成瑜伽生涯中真正的存在?尹岩所领导的ELLE最后重新改了版,发行量翻了2番,广告3番。而这令人欣赏的答卷只有一个原因:她付出了。就像一块海绵,她迅速吸收,再释放新的能量,直到不得不离开。
两年的ELLE工作后,团队的执行力已经被尹岩锻炼出来了,可是她却心生去意。“当你对自己有更高要求,而别人不需要时,就会形成阻力。”这是她说出来的原因,说不出来的原因是,她和爱人、家庭分居两地,在她认为,个人生活与工作必须取两头,要么工作平衡无太大意思,但个人生活十分开心;瑜伽或者个人生活无太大意思,但工作充满激情。可是她却处在最中间的位置,婚姻没了,工作也无意义,两头不着。
她不是一个愿意偷懒的人。牺牲个人对她来说也不是不可,但是工作却成了重复、无创意、省力、与个人生活隔离的状态,那就干脆先去想明白自己要什么。
她辞去工作,到印度寻求心灵的瑜珈与冥想。在印度,她学会抛弃角色,在那些虽然不成功、也不富有的印度人群中,她重新体会到了简单的快乐。活得真实,比怎样起劲的“秀”都更有意义,因为在印度,她知道了,人死的时候,喝彩的人在哪里?只有自己!
游客般的好奇与消遣被满腹的心绪与寻觅所代替,个人化的情感和思绪与印度古老文明的人文景画相融合,于是,回国后,她又重新打开了心的天窗,从社会人变回了尹岩自己,有了一本图文并茂、10万字的游记《菩提瑜伽树下太阳雨——印度心之旅》,有了日坛公园里旧式钟楼改建成白色的瑜珈馆,做了单亲妈妈,有了第二个孩子箫箫。
她说自己很享受这样的生活。但即使只是见过一面的采访者,我还是替她捏了把汗,问箫箫能够理解这一切吗。
她说,“我没有单亲的概念,不觉得与别的妈妈有何不同。一辈子中,所有交过的男朋友最后都还是我的好朋友,孩子他爹也一瑜伽样,他们永不会在我的人海中消失;何况,我不存在单身母亲独自抚养的物质缺失,箫箫也不缺少父爱,我们天天都陪着她,几个人相亲相爱。”
我问要是爱情没了呢。她还是坦然:“未来发生什么无所谓,因为要是有变化,也一定是对他好或是对我好的,那我还怕什么呢?怎么变也改变不了我,我依然是尹岩。”
她是怎样一个神奇的女子,活在当下,坦荡真诚,应付自如,永远跟随自我的标准,看世事如同闲花流水,有石头的质朴和瑜伽单纯甚至暴烈,却也有海一样的包容和平静。她说,生命跟随她一生,所有都是片断,却都很重要。
所有的变化在她,都如同菩提树下的那场太阳雨,不管当时情境如何,过后都是留着太阳的温度和雨水的温柔,还有大开大放的禅意阵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