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新生,不可忽略的力量

(2007-06-22 06:58:23)
分类: 媒体报道
 

今日风采2004.11

  尹岩印度之行VS生命之旅
  印度之行于我如一个新生
  7天瑜伽冥想的收益令我享受不尽
  我奇妙地一天一天变化着
  久违的天性
  久违的愉悦又重新复归

  新长安电影公司运营总裁,自创《红色时代传媒》和京城著名的《悠季瑜伽中心》。之前任法国桦榭出版集团著名品牌杂志《ELLE-世界时装之苑》主编。
  离开ELLE是个很痛苦的选择。我对ELLE非常有感情,以至到现在,我还会像评刊那样从封面文字看过张张页页。见到售刊亭还会忍不住问:“时尚卖得多还是ELLE卖得多?”我珍惜我在ELLE所得到的一切,ELLE是一个精致的世界,它培养了我的辨别力,它使我懂得如何操作一个品牌媒体,调动一个团队,他给了我弥足珍贵的职业经验和人脉网络。
总有人问我,为什麽要离开ELLE?
  离开的原因不是因为工作压力大。因为压力是职场必须面对的。离开ELLE是因为在ELLE我得到了我想得到的,但同时我也失去了我不想失去的。在ELLE工作,意味着我每周一早8点从北京飞往上海,每周五最晚一个航班回到北京,这还不包括品牌会议,读者调查出差,我没有自己的生活。人要衡量,如果我在工作方面,能有特别大的发挥,像瑜伽在我最初的时间,我可以有个取舍的选择,但当你觉得自己在做一个执行者的角色,这份工作很多人也可以做时,你会觉得没有牺牲的必要。创造是我职场上的根本需要,而不是某一个职位。我在职位上没有唯一的选择。我本身是学电影出身,在法国桦榭出版集团的5年平面媒体经历之外,我其它时间都是做影视。所以离开ELLE是因为创造上的抑郁,是因为知道会有更适合我的创造空间。
2003年的三月是个多事之春。离开自己曾经以心投入的工作,面临重新创业的忐忑,爱情又突然曲终人散,人生中第一次感到彻底失重的滋味。原本放松心情的印度之行突然变成了生命之旅。我去寻找生命的一个启迪。
  印度之行于我如一个新生。在印度瑜伽首都瑞诗凯诗,7天瑜伽冥想的收益是我后半生都享受不尽的。在瑜伽冥想的日子里,我奇妙地一天一天变化着,久违的天性,久违的愉悦又重新复归。瑞诗凯诗的太阳雨洗涤了我常年的都市滞埃,生命的美好,万物的轻盈开始在身体里流动。这里的陶醉使我脱离了世俗的表象感触,而遥望和感受那尘埃之上的光明和生命。在这个有些浑厚气场的陌生国度里,我获得心灵上的启迪,它帮助我用另一种眼光看世界,用另一种思维看生活。
  我的生存方式由此转变。尊重自己的愿望瑜伽成为我生存的中心,我开始真正意义上的面对自我,我明白在我生命中什么事对我最有意义的,对职业的选择,对个人生活的设计,都以此为生命的准则。我的生活是我的心声。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一如既往地继续着自己的事业,自创的公司起起落落。我平静地应对未料的艰辛和变故,心境平和,清晰,愉悦。
如今,身边有美丽贴心的女儿笛笛的陪伴,家里多了一个哑哑踹动的宝贝萧萧。事业上挂帅新长安电影公司。还有,带回了瑞诗凯诗的瑜伽,创办了《悠季瑜伽》,在北京皇家园林日坛公园里,开辟都市中的一方脱世净土,让人们享受浮生半日闲。
新生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种否定,你用的排除法——因为选择就是放弃。我感激上天给我了这场冶炼,并让它成功变成一场新生。

尹岩
Q 什么时候最艰难?
A 1994年巴黎。女儿出生,强烈的母性告诉我必须认真立业。但我所有的文凭在巴黎根本没有用,我当时能找到最好工作是超市收银员。那段时间,我有很强的危机感。求业的危机以我完成巴黎高等商学院MBA结束。
Q 有没有最坏的打算?
A 我从来没有最坏的打算,我是一个信奉“有危机马上行动”的人,所以波折一般不会持续很长时间。
Q 最难的时候,你通常是靠什么支持自己?
A 读书和旅游
Q 有没有生命中最重要的三秒?
A 改变我命运的三秒发生在巴黎,当时我看到《亚洲大趋势》,我想我为什么不回到中国,到中国做真正的大事业,三秒钟的一个决定,一个月后,我离开法国著名媒体公司,举家迁回北京。我写了无数的求职信,第一份工作月工资3000元,但我很庆幸那三秒的决定,三个月后就在法国国家电视台亚洲记者站任职,拿回了我在巴黎的薪水。
Q 对你来说,有没有具有特别意义的“一生中的三天”?
A 应该说是七天。在印度纯粹瑜伽的七天。我去的时候满腹梳解不开的心事,整个人像个黑暗的房间,每天的瑜伽课就像一张无形的手,把我房间里的窗户都推开了,放进道道阳光。
Q 怎样看待你的新生?
A 感谢老天送给我新的思维方式和新的生存认识,我知道我的生命力来自创造。
Q 给读者一些建议?
A 当你遇到重要选择的时候,我建议你设想60年后,当你的生命接近终点,那个时候,你会认为哪一个更重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