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王肇辉
王肇辉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62,593
  • 关注人气:48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浅川智惠子:创新,点亮你的眼睛

(2007-12-31 23:53:58)
标签:

创新

盲人科学家

浅川智惠子

ibm

校园

听完浅川智惠子题为《创新,点亮你的眼睛》的演讲时,记者不禁被这位身残志坚的盲人科学家所感动。难以想象一位双目失明的人可以自学盲文、开发软件、成为出色的科学家。这些故事像是电影或者小说里的情节。虽然有身体上的缺陷,而且不是计算机专业出身,可是她通过个人不懈的努力和奋斗,以及对工作无限的热情和坚定的毅力,最终作出大量贡献。

浅川博士在一系列的不同创新中,以非常深入的眼光看待她遇到的、我们常人难以体验的问题。这需要非常敏锐的观察和体验,以及钻研刻苦的精神。

浅川智惠子(Chieko Asakawa):IBM杰出工程师、盲人科学家、在信息无障碍领域做出突出贡献,把因特网及其他网络资源由文字图像转换成语音,让视觉残障人士可以和正常人一样浏览网页。最终获得日本东京大学计算机专业的博士学位。


                创新,点亮你的眼睛

演讲嘉宾:
浅川智惠子      编辑整理:王肇辉


 

意外导致的失明没有让我放弃对生活的追求

我在14岁时的一次意外中双目失明。最初时,我也感到非常迷茫,但是父母从小培养我乐观主义的习惯,而且他们一直鼓励我。所以很快我就不再烦恼,不再去想我已经失去了什么,而是去想我人生中新的目标应该是什么。

其实在那次事故之前,我不是一个爱学习的好学生,当时我的理想是成为一名运动员,原因并不是说我多么热爱体育运动,而是因为我觉得成为运动员后就可以不用好好学习了。

所以那个时候并没有很好规划自己。而真正探索人生的旅程的开始,是在失明之后。

当时我进入一家盲人高中,而且在盲中我发现虽然自己看不见,但是还可以做很多事情,可能还能做一些与众不同的事情。然后我就开始很多尝试:我开始学盲文。当时我只是一个10多岁的孩子,但是我感觉那段时间是我人生中最忙碌、最活跃、最有意义的时光之一。

后来到了大学,我学的专业是英国文学,但这个专业并不是很好找工作,尤其我又是一个盲人。当时我比较沮丧,几乎丧失了自己的挑战精神,正在这时,偶然间我得到一条信息:有一所盲人职业学校需要人,我非常高兴地、紧紧抓住了这次机会。

大家知道1982年计算机是什么样子吗?1981 年,IBM在美国首次推出IBM个人计算机。那个时候的大学生写文章还是主要用打字机,而且那个时候穿孔的卡片还在被广泛使用着。

当我在上大学的时,学校里还没有个人计算机,我主要是用穿孔卡片来学习计算机。后来就出现了触摸式的激光读写器。使用的时候:右手拿着的部分可以读图片,然后图片传输到左边,左边手上就会感觉到图片转换成的一种震动,这个时候手上感觉到图片上的文字是什么,就转换成盲文,但是这个产品效率非常低,真正要读完一篇文章要花费很长时间。

之后我又获得一个很好的机会:我的老师介绍我去IBM东京研究实验室做一年实习生。

当时我参与的项目主要是让计算机自动把数据翻译成盲文。当时整个世界还没有这样一种系统,我在还没有完全了解这个项目到底是怎么回事前,就紧紧抓住这次机会,因为这个系统听起来非常新鲜、非常有趣。当时我就作为IBM研究实验室的实习生工作,而且我当时感觉到能够在新鲜事物中不断学习是件快乐的事情,大家可别忘了过去的我最痛恨学习。

那一年在忙忙碌碌中就过去了,在我完成这一年的实习后,IBM就雇佣我作为一个正式职工,这样我能够继续展开关于盲文系统的研究。当时盲人学生要找到专门为盲人设计的工作以外的职业其实是很困难的,所以我为能找到这份工作而感到非常幸运。

   1985年我加入IBM时,对盲人而言,除了盲文和盲文打字机以外,没有其他任何盲人辅助工具。大家对盲文可能有点了解,像我现在在读的就是盲文,可以看一看,其实盲文想要使用的话,在盲文打印的时候就有非常大的困难,因为盲文是打出很多凸点来,如果打错了,不能重新磨平,这张纸只能不要了,所以当时制作盲文书籍非常难、非常艰巨。

 

开发新技术,帮助盲人“看”电影

在我加入IBM不久的1987年,IBM日本公司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一种盲文网络,当时我参加了这个项目,负责盲文编辑系统。这个系统本质上是盲文的文字处理系统,大家可以通过这个系统直接向工作站输入文本,然后更新错误,然后旁边有个打印机能够把它打出来。不象以前打印盲文时,打错了只能从头再来,而另一个好处是可以使用正常的键盘。

当时我们在日本还建立起一套网络,可以搜索自己需要的文档,并且可以下载、打印。通过这个系统,全国各地图书馆可以联系起来,各地盲人读者都能及时看到最新的畅销书。 

大家知道如果以盲文来发行的书要多厚吗?盲文书是一般书的20倍到30倍厚!我们家当时挺小,所以我面临一个难题:我想在家学习,但是这些书没有地方放。当时一本盲文字典大概是普通字典上百倍的厚度。一本字典翻成盲文后,占了整个一面墙,有500多卷。于是我们又帮助视觉障碍者制造出一个机器,它的显示器可以显示出盲文的凸点,这样的话,整个500卷的书可以在很小的显示器上全部显示出来。

   这个设备就是帮助盲人阅读的阅读器,可以连在电脑上,我读到某一行时,盲文的盲点就显示出来,这样我就可以通过触摸来阅读了。这样一套系统,对盲人的生活有了很大改变,后来这套系统就成了一套标准系统。我认为这是迄今为止我做过的一个最难忘的工作。

   我参与的另一个创新项目开始于1997年,当时互联网已经普及应用,这时我意识到对视觉有障碍的人来说,有必要像正常人那样来充分利用因特网。我就开始考虑怎样让盲人也能够使用互联网。因此,我就在桌子上列了一大堆我自己的想法,然后把想法提交给个项目小组考虑,我认为IBM的伟大之处就是总能够找到某方面的专家。

 

 

很快我们就发明了一种能够发声的网络浏览器系统——home page reader(主页阅读器)。当联接互联网时,只要把鼠标放在不同地方,就能听到既有男声也有女声阅读的不同声音。这个系统1997年在日本投入使用时引起很大轰动,因为这样盲人就不需要别人的帮助而可以自己使用互联网。后来这套系统又在全球发布,得到广泛使用。今天,我发现在中国“主页阅读器”也被应用,特别是一些盲人学校里。

   但这个系统应用以后,逐渐面临很多挑战。比如互联网的很多内容都是突出很强视觉效果的,比如有些图片、视频流等等。这时通过视觉来浏览互联网,相比通过“非视觉”来浏览会有很大不同:视觉浏览互联网时,可以很容易看到图片,而且各种字体也能够很自然地看到,但这些对盲人来说,获得信息的数量和质量大为减少。

而且互联网的视频内容越来越多,不只有声音,还有很多视频流。这又给盲人带来很大障碍。因为当出现图象时,随图象出来的那些声音和音乐,掩盖住另外的声音(因为在阅读时,系统工具是能够进行阅读的)。屏幕阅读声音被其他声音掩盖后,就没有办法浏览了。比如看电影时,对盲人而言到底是什么样?实际上听到的只是一些混合的声音。

于是我们又开发出新技术——“无障碍互联网浏览器”。帮助盲人解决遇到的问题,改善浏览质量。比如看电影时,加入语音播放字幕功能:听到电影本来声音的同时听到人发声的字幕。这其中每个功能都由一个专家来负责。总会有专家使我们想到的每一个创新观点成为可能。就这个工具来说,有四位语音方面的专家,分别负责语音技术、程序分析、浏览器、信息交换。使创新成为可能,就一定需要协作,协作是创新的力量源泉之一。

 

坚持下去就会实现目标

在我们一生中,可能都在不停地寻找着更有挑战性的事物,只要我们不放弃,我们最终总能取得我们想要的结果。

比如说我在非常多的困难当中,花了三年多的时间取得了我的博士学位,当时我就想如果星期六、星期天闲暇时间都拿出来,再把我的休息时间拿出一部分来,那我就能够实现我的目标,那段时间我 发现我一天就睡三个小时竟然也能撑的下去。

  我想说我感到非常幸运,我在IBM工作时,公司给了我很多机会,也给了我去取得博士学位的机会。而且只要我自己想出一些很好的点子,公司就会鼓励我试着试探一下,这个时候我必须要明确地列出我需要的条件是什么、我的目标是什么。我过去多年来的努力,最近也得到了公司的认可,公司授予我“杰出工程师”的荣誉,这是一些领先的专业人员才能获得的荣誉。IBM的另外一个好处,就是真正崇尚的是多元化的环境,这样一种多元性的文化将所有人都包括进去,所有的人都不会排除在外,像有各种因素,比如说种族、性别、出生地、文化、生活方式、年龄,是否残疾,性别取向,经济状况、婚姻状况等等,它其实都是定义我们人的一个部分。

我只是IBM的一个员工,公司崇尚团队合作:集体的力量会超过每个员工个人的力量。所以,我的经验也告诉大家,一个人不管面临着什么样的环境,只要能够克服挑战,然后自己灵活地来适应这种环境, 我们都能够有一个充实和积极的人生。其实人生对每个人来说都不是很容易,我们人生中会面对或者大家曾经面对过那些看起来根本没有办法克服的困难,这个时候千万不要放弃,坚持下去就会实现目标。

在我的演讲结束前,我想留给大家一个人生信念:如果从不放弃的话,那不可能的事情就会变成可能。伟大的科学家爱迪生曾经说过:我们人最大的缺点就是我们总会放弃,最好的成功方式、最有可能的成功方式就是永远在失败的时候再去试一次。

 

    问:对您来说,一个成功人士应该拥有哪些特质?这些特质在您的性格里哪点最突出?

    浅川智惠子:第一点,我自己是一个乐观主义者,因为我做事情比较灵活,而且对人生各种环境接受能力比较强,不管把我放在哪儿我都能够适应。第二点,我这个人不轻易放弃。第三点,我给自己制定人生目标时,都把目标定的比较高,定一些我自己都觉得很难实现的目标,但是有时这些目标真的会慢慢的实现。讲一个很好的例子:我想读计算机科学专业的博士,而这在我15年前刚进公司时并没有考虑,因为这个目标对我来说太遥远,但后来我开始追求这个目标。最初我认为它是不可能的,但是我最后竟然把它实现了。

另一点,我对环境接受程度比较高,不管环境是好是坏我都要去接受它。比如说当我刚失明时,我很快就意识到我不应该沉沦下去,再沮丧也没有用,虽然我有这个障碍了,这个障碍也有可能会激发我实现以前根本不可能实现的目标。还有一点,团队工作在我人生中也非常重要,如果没有同事给予我这么多帮助,是不可能实现的!

 

    问:您读博士时,强度非常大,晚上只睡3个小时,这对正常人来说都很难,您当时是怎么处理的?而且在14岁失明后,无论是学习语言,还是攻读各种学位,都要克服很多困难,在这个过程中有没有一些比较难忘的故事?

    浅川智惠子:之所以能够坚持下来,是觉得每天生活都挺有乐趣,因为我能感觉到每天都在提高,通过学习每天都有新的收获,这些感觉会带来很多乐趣。而且学习时间越长,我知道我需要的知识就越多,乐趣就越大。我白天工作,是关于无障碍技术的,晚上我就集中精力来攻读博士学位,这个学位是关于无障碍基础性研究的,两者是相关的,总是会有乐趣。我刚失明时真的是非常痛苦,而且挺失落的,因为我不得不放弃做运动员的梦想(当时我还是个相当不错的运动员,而且那时我还想哪天能去参加奥运会,但是这个梦想不得不放弃了)

成为残疾人后,第二个障碍就是必须要学盲文,当时我已经15岁了,基本上学盲文已经到最后时间,再不学就学不会了。调查研究表明,20岁以后失明,学盲文难度会更大,因为那个时候手指灵活度会降低,要触摸盲文盲点,很难感觉出来。所以我相当于赶上最后一班车,以前是读印刷的东西,现在是摸那些小点点,心里的难受程度是可以想像的,读起来真是太难了。当时我想,每一个盲人都是天才啊!给大家举个例子:正常人看音乐谱子时,音符是同时出来的,但对盲人来说,看乐谱时,先要把左手怎么弹的都摸出来,右手怎么弹的再单独摸出来,再去想怎么合在一起,所以难度非常大。

 

    记者:您领导团队的诀窍?在中国,很多成功女性总是在家庭生活上有所亏欠,在日本,女性可能在家庭方面被要求的更多,您在这方面是如何平衡家庭和工作?

    浅川智惠子:我会跟我的团队员工一起分享我们的目标到底是什么,而且我会把自己对工作的热情传染给每个人,让他们都深深感觉到这一点。跟研究人员一起工作时,公开式的讨论是非常有效的方式,我们有时讨论也争的面红耳赤。同时我的管理方式是放手让他们自己去做。还有一点,作为领导要永远记住,我不可能每件事情都事必躬亲,我只要有一方面非常擅长就可以,更多是和团队进行合作了。

家庭和事业的平衡确实很重要。我女儿们小的时候,其实我工作没有现在这么努力,后来女儿慢慢长大,我就想已经为她们提供了很好的教育,她们现在已经上高中了,这个时候我可以放下手来做我的工作。平衡的时候思想观念一定要转变,一定要和老板多沟通,最重要是自己的思想要转变。有些年轻的女士非常担心有了孩子会影响自己的工作,我就经常告诉她们不要有这种担心,因为孩子总会长大的,这只是人生中一个很短的阶段,孩子们长大了,到了独立时,你就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   

 

    记者:今天现场有来自联合大学的残障同学,请问您觉得他们将来踏上工作岗位时需要面临的困难是什么?他们最需要掌握的技能是什么?您能不能给他们一些建议或者鼓励?

    浅川智惠子:就现在的残疾学生而言,他们真的要学习以后怎么找到一份好工作,怎样在岗位上把工作继续下去。我提两点建议:第一,要掌握一些技能,因为有了技能后就会让人很自信。第二,要重视团队精神。不要让自己太独立,也不要特别悲观。拿我自己为例:在我进IBM之前,我的同事也担心,他们想残疾人士意味着什么?他们不知道,是不是以后说话要小心一点,比如我们在一起聊天能聊什么电视节目吗?因为浅川看不见,我们聊是不是会对她造成伤害,后来她们见到我觉得我非常正常,他们就渐渐忘掉这些担心。所以我认为最重要的是要学会团队沟通的技能,学会协作的技能,必须要让团队的成员了解到,虽然我这方面有残疾,我需要的是哪方面的支持,这样大家才会非常愉快地一起沟通和工作。

   

    记者:你原来不喜欢学习,喜欢做运动员,想参加奥运会,您现在是个科学家,又是一个非常努力学习的榜样,从不努力学习到努力学习是怎么转变的?

浅川智惠子:第一点,其实我总是想试图让生活变得更容易一些,从最开始发明主页阅读器,后来到多媒体浏览器,其实让我的生活变得越来越便捷。在整个过程中,我发现“无障碍技术”不仅仅是我的一个工作,它其实是我一个终身的依托,这个终身依托就需要进行终身教育,在进行终身教育时,我等于把我的生活和工作结合在一起,所以我能在其中找到乐趣。第二点,和我的个性有关,我容易忘记那些不愉快的事情。在学习时也是这样,有一段时间学习非常痛苦,但是学习完了以后,最终总能实现目标,实现目标的乐趣就促使我再去学习,再去学习的激情又掩盖了当时的困难。

   

问:一个人的教育和成长,离不开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以及社会教育,您觉得从大学培养杰出人才方面,尤其是大师方面,大学应该提供一个怎样的更加好的环境呢?

答:要有开放的环境,激发学生创新的环境,容百家之长,这样我们学生走出去以后才有可能成为大师。如果闷着头读书,关着门不出去,不开放,很难。所以,开放的心态、创新的思维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在大学里。所以,开放、创新是培养人才的一个重要的环节。

人因梦想而伟大,明日大师可能就在今天我们的身边,让我们大家一起努力,一起分享!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