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刘心武先生如何上了曹雪芹的当?

(2006-11-24 08:45:16)

 

     ─《红楼偷窥》之六《与刘心武先生商榷》

   刘心武先生在其《红楼望月》一书中提出“秦学”一词,认为秦可卿是《红楼梦》中疑点最大的人物,联系康熙时期的“帐殿夜警”事件及曹学芹的生平身世,加上《红》中关于秦可卿卧室的描写、贾母对秦氏的评价以及后来秦氏出殡的豪华场面,认为秦可卿乃是废太子胤礽的女儿,由此引出后四十回中贾府的败落也是应因私匿秦氏而引起,更杜撰地想出元春乃是一个充满心机之人,为了博取皇帝的喜欢,竟然出卖了秦可卿,所以秦可卿不应是淫死天香楼,而是被密谋逼死天香楼。读来感觉刘心武先生不愧为文学大师,看问题的角度就是不同于一般读者,并搬出与红学大师周汝昌先生的通信为其佐证。开始读刘心武先生的大作时,感觉挺新颖,确实有另辟蹊径之感。及至我再读《红》,我起码发现有几点不同于刘心武先生的地方,与刘老商榷:一是关于秦氏卧室的描写,如“案上设着武则天当日镜室中设的宝镜,一边摆着飞燕立着舞过的金盘,盘内盛着安禄山掷过伤了太真乳的木瓜。上面设着寿昌公主于含章殿下卧的榻,悬的是同昌公主制的联珠帐……”,于是刘先生认为这组描写其实在暗示着秦可卿真实出身的无比尊贵!武则天、赵飞燕、安禄山、杨太真、寿昌公主、同昌公主,这些历史上的人物固然都同属"风流种子",但同时也都是血统最为高贵的一流。告诫读者曹雪芹这样落笔含有强烈的提示作用,让我们千万别真的相信他在第八回末尾施放的那个"从养生堂中抱来"的烟幕弹! 我想一般读者都可以看出,曹公在这里之所以这样写实际是为了描写秦氏卧室的奢华,是为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做铺垫的,带有强烈的夸张意味,并非是实写,怎么就能轻易上了曹公的“假做真时真亦假”的当呢?恐怕与研究红楼走火入魔有关;二是刘先生认为秦氏的出身极为可疑,育婴堂抱来的女儿不可能与贾府成亲,一个小买办官宦家里的女儿不可能有那么高的教养,“行事极温柔和平”,讨得贾母的喜欢,但是刘先生忽略了更为重要的一条,那就是贾政的妹妹、林黛玉的母亲也只是嫁给了一个没了列侯封袭、科弟出身的盐政小吏而已,要不黛玉能是一副小家碧玉形象吗?三是更不能忍受的是刘老把元春想象成为了家族的自保、自己讨得皇帝的喜欢而向皇帝告密,置秦氏于死地,岂不知此番猜测恰恰违背了曹公的创作本意,曹公通过宝玉之口通篇向我们传达了这样一个重要信息,那就是“女儿都是水做的骨肉,男人都是泥做的骨肉。我见了女儿便觉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化用鲁迅先生的一句话,那就是曹公是“不惮于以最坏的恶意来揣测女人的”,因此在《红》中除了极个别的如夏金桂之流的另类女人外,他给我们描写了一群不但美丽而且极富才华的女性,他是带着赞赏的态度来描述这一切的,怎么可能把元春写成这样一个心怀叵测的人呢?如果元春真是这样心怀叵测的话,那她作为皇妃完全可以使贾府“仙寿恒昌”,不至于在她死后,贾府那么快就败落的。以上几点就算是扔块石头了吧,期待能引出更多美玉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