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去附近一处售票亭买火车票,原打算买明天的卧铺,但售票员却说没有了,只好改买后天的。
记得上大学时挤火车,坐硬座,甚至站上七八十来个小时,拥挤、汗臭、烟草味……那时候我竟然还不知道火车还有卧铺,认为坐火车都是这样的肮脏和拥挤。后来参加工作,再坐火车才知道原来火车还有硬卧、软卧。于是便常常坐硬卧,偶尔也坐软卧。再从硬座车厢经过时,便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
人,真的分等级吗?不承认不行啊!
有钱,真的就是爷吗?没有钱的贫民,能去坐卧铺吗?!
……想想就气愤,但也无奈。我不记得有多少年没坐火车硬座了。自己也曾鄙视自己就这点儿德性。但,我实在害怕再去坐那拥挤的充满汗臭和烟草味的硬座了。所以给自己安慰说:坐那种车时间长了,我的身体会不好受。现在又多了一个理由,为了女儿,不买硬座票。
——一张卧铺票200元,虽然心痛,还是咬咬牙买了。
唉!我是不是有点贪图享乐呢?!
去年五一的时候,我曾回过一次老家,春节时原本打算回去的,但临近年关,电视报纸天天说火车人太多,就无奈地取消了。在北京过年,看左邻右舍的大都回老家过年,院落里冷冷清清的,又想到年迈的父亲母亲远在故乡,自己身为长子不能回去探望,陪他们包包饺子,唠唠嗑,心里总不是滋味。上了年纪的老人,并不指望从子女那里得到什么钱财,他们所盼望的只不过是能在过年过节时看到自己的孩子——我竟不能满足。发誓再过年时,无论如何一定要赶回去。
女儿放暑假了。我的第二部长篇恐怖小说60万字的《空谷幽魂》也终于脱稿,准备好好休息一段时间。这正是一个机会,于是,买火车票——回家。
央视百家讲坛一位台湾老学者说:所谓孝顺,要向老人进“孝”,第一必须“顺从”老人。顺从父母,就是最大的孝!听到这话时,我不由得怦然心动。惭愧自己从前的无知与莽撞。比如,自己认为是好的,就一定要父母去做。数年前,父母第一次来北京,我想带他们去长城。母亲说什么也不去,理由就是怕晕车。我为此还很生气,甚至说了一些不好听的话,但母亲仍坚持不去,最后我只能陪着父亲去长城。这件事过后我一直很后悔,母亲年纪大了,又有晕车的毛病,我为何一定要强迫她去长城呢?孝顺孝顺,我没有顺着母亲,怎么能是孝呢?
听了台湾学者的课,我曾想专门写一篇文章,名字就叫《孝顺》。想通过文字整理自己有关孝敬父母的想法,从而提醒自己如何才能孝顺年迈的父母双亲。但只开了一个头儿,就扔在那里了,至今还没有写完。
母亲曾提醒过我:男孩子心太粗。不注意细节,不会去体味他人的感受。
想来,母亲是在批评我呢。
前两天与妻子闲话,说到“什么是家”。这个问题我记得母亲曾经说过,家就是父母,父母在哪里,那里就是家。我把这话说给妻子听。岳母2003年因癌症去逝,后来妻子曾携女儿回去扫幕,回来后神态有些落寞,说:母亲不在了,回去也没有回家的感觉了,哥嫂对我很客气,反倒使我不自在。
父母在哪里,那里就是家!我也曾问自己,如果父母不在故乡,我还会回去吗?故乡还是我心目中的那个家吗?
其实,我们所说的所谓“回家”,就是回到父母身边!
……
暂时远离电脑,不写作了。
暂时远离生活生存的压力,可以暂时不考虑这些事情了。
这一次回家,实在没有什么事儿。让女儿回到爷爷奶奶身边,陪一陪爷爷奶奶。我也回到父母身边,好好陪一陪父母。但在孝敬这方面我实在是很笨,不知道如何去陪父母。
我会在心里时刻提醒自己,孝顺孝顺,没有“顺”就没有“孝”!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