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出颜色,掺加色素
山西醋因其陈放时间长(最少一年),而酿出的醋色泽黑紫、体态清亮,闻之如陈年老酒,故山西人称他们的醋为"老陈醋"。造假偷机者为了在短期内达到真正老陈醋的色泽,不惜掺加大量色素,这些色素中就可能含有工业盐酸。具体掺色过程如下:技术员先是往大锅里加水,同时倒进一种黑色的液体。这种黑色液体就是色素,如果不加色素,醋的颜色看上去就太淡,不像是山西陈醋。为了"调出"老陈醋的深颜色,不负责任的厂家就添加大量的色素。技术员加进色素后要不停地搅拌。
同时,要调制出色香味具佳的老陈醋,还要加许多别的佐料,比如花椒、八角、茴香等香料,甜蜜素、氨基酸和香料也是调制中不可缺少的。我们把这些佐料放进编织袋,扔进大锅里。一眼看去,熊熊燃烧的炉膛冒着呛人的煤烟和灰尘,大锅里面泛着污浊的沫子,漂浮着十几个编织袋。这简直不是在做名牌老陈醋,倒像是在熬制"猪食"。当然,这里面也很讲究技巧,这些"佐料"如果调制不好,就会出现发涩的情况,再想卖个好价钱就很难了。原醋送来之后,要用水泵泵到池子里。调制完的液体,通过一根管子送到盛放原醋的池子里。这些原醋调制后,才能送进车间里进行灌装。6000公斤的原醋里,要加进1000多公斤这种经过调制的水。
山西省太原市清徐县有食醋生产企业近100家,年产陈醋、老陈醋在10万吨以上,被称为中国的"醋都"。闻名全国的山西老陈醋的生产基地---山西水塔集团就位于离县城不远的孟封镇。我遇到外地购货的,就宣称自己酿的醋产品敢跟"水塔"牌相媲美,2003年9月还取得了"食品生产许可证"。其实这都是糊弄人的。在山西,不止我一家,还有不少企业也都"拉大旗做虎皮"。即便有些厂挂着如"市粮食局醋厂"的牌子,别看挂了公家的名,其实大都是私人承包的。
热水消毒 旧瓶装新 用嘴嗍醋
遮盖醋池的油毡纸都破旧不堪,上面落满了厚厚的灰尘,长年累月没有人清洁;用来装醋的瓶子也大都是回收来的旧瓶;车间里没有任何消毒设备,所谓"消毒",就是用热水过一遍。有工人偷懒,拿瓶子刷一遍就万事大吉,几个塑料大桶就是这里主要的生产设备。不讲卫生,设备简陋的问题还远不止这些。
在一些小醋厂,醋的灌装完全是"人工"操作,用嘴把醋从管子里吸出来,再灌装入醋瓶里。从洗瓶、灌装,到贴标、包装,都集中在一个地方。车间里杂物堆积。有的臭鞋袜和醋瓶子胡乱堆在一起,农村人随地吐淡的恶习在醋厂里随处可见。甚至有人开玩笑说:电影红高梁中,那爷们把尿撒进酒缸里,酿出了好酒,咱吐口淡到原醋里,会不会也酿出上等的好醋呢?
我们生产的低价位陈醋,标签上标明的常常是"酿造食醋",其实全都是用醋酸勾兑的。我们这些造假企业有一个共同特点:生产规模不大,生产条件和环境条件都不符合食品生产的卫生要求,但是也都取得了"食品生产许可证",生产的产品也都贴有"质量安全"标志。在有企业车间里"食品安全"标志被随便丢在地上,任人践踏。许多工人对这个标志有啥作用都不清楚。我亲耳听到一位醋厂老板说:"这个东西就是马马虎虎糊弄外人的,如果认真的话,根本(达)不到国家标准。"
给消费者的忠告
中国质量万里行是打假的权威,能够通过贵刊向广大消费者忏悔也算给我一个悔罪的机会。现在,山西当地有关部门已经一些醋厂进行了检查整顿,有的醋厂负责人已被审理,作为一个山西老陈醋的制造者,我也被押上道德法庭,在良心上受到深深的谴责。
在这里我还想提醒消费者,买醋别图便宜,最好去正规超市。在农贸市场或小商贩处买醋价格可能会便宜很多,但在这些地方很难保醋的质量,有很多醋瓶的外标志与内容物根本不一致。对于那些钟爱我们山西老陈醋的消费者,在这里我告诉你辨别山西老陈醋要留意的几个地方:第一是看,山西老陈醋是紫红色的;第二是闻,山西老陈醋的味道是酸香酸香的,而不是刺鼻的酸;第三,山西老陈醋有挂白的特色,就是你把山西老陈醋倒在碗里,再倒掉以后,碗上面有薄薄的一层醋的液膜,是因为醋达到了一定的浓度造成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