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人都看到了7月23日全国人大财经委公布的那份报告:《2008年前5个月经济运行情况分析》。我注意到的是它第三部分“房地产市场走势可能出现逆转”的结尾文字,我愿意再次引述如下:
“值得注意的是,美国房价大跌引发次贷危机全面爆发的前期,也曾出现房地产成交量大幅萎缩的情况。当前,一方面,要深入调查研究房地产行业资金链、交易量和开发投资方面的情况,密切关注并及时分析房地产市场走势,稳定和调整调控政策,合理引导住房消费预期。另一方面,要科学评估和防范房地产市场对地方财政和金融体系产生的潜在风险,把握好政策调整的节奏和力度,避免出现因房价大幅回落而集中暴露财政金融风险,对经济造成大的冲击。”
看了这段话,估计最开心的是地产商了。会不会有地产商认为他们的救市呼吁终于可能抵达决策层了?
在这里,我不得不向地产商泼一点冷水。我必须旗帜鲜明地亮出自己的观点:反对放松、放宽现有的房地产信贷政策。虽然有些地产商听了这话,会很不高兴。
最近几篇文章我一直在向部分期望房价腰斩的消费者泼冷水,因为房价以50%以上的速率大跌的可能性基本没有。目前的房价确实太高,需要调整,需要下跌,这一点已成共识,但是,如果我们被“房价将暴跌”这类幻觉性的言论影响,而耽误了正常的购房行为,亦不可取。
认为房价不可能暴跌(如50%),并不意味着我赞成无原则地同意地产救市论,尤其不同意以放松开发信贷为表现的救市。
如你所知,房地产市场是整个经济运行中很重要的支点。全国人大财经委的报告用数字指出了房地产业的重要性:房地产和建筑业增长对经济增长贡献率接近20%,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接近10%,房地产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在25%左右,房地产贷款余额占商业银行全部贷款余额约20%。这一点,其实早在1998年中央政府面对亚洲金融危机时的经济应对战略时,已有体现。那就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住房建设是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期被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的还有汽车等。如今,汽车消费和住房消费这两个经济增长点双双大幅下挫。
有专家担心,通胀进入新一轮高涨的周期后,如果经济增幅下滑过快,经济和社会生活就会出现更复杂的问题。在这个时候,房地产是一个很好的缓冲和支撑。一方面,房地产投资可以带动投资,另一方面,住房消费可以拉动消费,却不会直接体现于物价之中(房价未纳入物价统计之列)。所以,应当支持90平方米以下普通住房的消费,并据此对现行的住房消费信贷政策和税收政策进行微调。对此,我持赞成意见。
但请注意,我赞成的是微调普通住房消费信贷政策,而不是全面放开住房消费信贷,更不是放开和放松现有开发信贷政策。显然,这与很多地产商的呼吁是不一致的,他们更希望放松房地产开发信贷,因为过去半年来,许多房地产企业没能获得开发贷款,而开发信贷是银根收紧的重要内容。
微调普通住房消费信贷,会使房地产市场回暖、房价止跌么?很难说。至少,可以启动部分正常的住房消费,抬升成交量,防止房价大幅下跌,而上述报告说了,房价大跌将“对经济造成大的冲击”。同时,如果坚持房地产开发信贷不放松,那么,房价大幅上涨的可能性也很小,因为地产商的资金渠道仍不宽裕。
(文章发于7月24日21世纪经济报道地产版一戈看台)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