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中美之别 |
![]() |
阳阳渐渐长大了,看着他一天天的长高,却盼着他永远是个拥在妈妈怀里的宝贝。事实不能改变,他的确在长,而且迅速地长,让妈妈有些来不及反应地长着。明天阳阳两岁三个月了。在国内个年龄的孩子父母开始着手他的教育。
刚刚陪阳阳一起看了一段Potty
training的教育录像,里面的儿童教育专家说在西方国家,孩子自己知道上马桶的平均年龄是两岁半,很多人更晚,上小学之前才开始用的也不足为奇,自己知道上马桶和智力发展没有任何关系,反之,如果强迫不愿意的孩子上马桶是完全错误的做法。
帮爸爸收垃圾箱
检查垃圾箱是否被清理干净,告诉爸爸里面有水
帮妈妈接水浇菜园
捉了一只毛毛虫
去街边的录像厅借片子
和Preston在院子玩,Preston的爸爸手拿了一个喷肥皂泡的玩具,肥皂泡满天飞,Preston兴奋地在追打飘落的泡泡,阳阳一直盯着那喷泡泡的工具,想看看到底泡泡是怎样被喷出来。
在美国,孩子们一般三岁上学前班,叫做Preschool,要求这时的孩子应该摆脱尿布,因为在学校没有人会负责给孩子换。这就是说三岁时,孩子应该不用尿布。看看周围的邻家,Camron已经五岁了,仍然在家,Preston三岁了刚送到一个照看孩子的家庭里,还有......,似乎这些父母的做法让我们传统的中国思想有些不能明白。在国内孩子大概两岁一定送幼儿园了,家长每天接送,而且两岁的孩子几已经全都会自己上马桶。
和国内的早教比起来,美国似乎自由散漫的多,在教育孩子上也远没有中国家庭那么强的观念,对于教育更是没有中国父母眼中那么深刻和迫切。中国的家长对孩子的期待和希望,让他们没有了自己,可以说心全在孩子们身上。对孩子的责任心和对他们未来的担心有时会让自己都寝食难安。阳妈在美国生活了这么多年,也是经历过中国教育的历练,摸爬滚打出来的,虽没有有些父母对孩子那么强烈的要求和期盼,可也还是比美国父母多了些对孩子教育重要性的意识。
在阳阳两岁时,和阳爸讨论想送阳阳去Day Care,两岁只能上Day
Care,阳爸坚决反对,理由是在美国Day
Care就是让人帮你看孩子,孩子多,老师(其实不能称为老师)少,自己玩,而且什么也不教,老师就是保证在你送孩子和接孩子之前他们还在Breath。再者,这个年龄的孩子抵抗力差,那里孩子多,细菌就多,一个孩子生病,几个孩子都会病倒,那样你必须请假在家照顾孩子,没准还要去医院,更是得不偿失。阳妈曾坚持要送阳阳出去,阳爸就坐在一边看着阳阳流眼泪,只好作罢。其实,阳爸说的阳妈深有体会,聪聪小时被送Day
Care,阳妈有时去接她,每次去接,聪聪都一个人坐在小摇椅里,歪头睡着,其他几个孩子在地上爬的,自己玩的,看起来很不卫生,对美国的Day
Care留下了不太好的印象。
国内的幼儿园,就象小学,很正规,两岁的孩子们开始接触规律的生活,其实我更喜欢。受美国环境的影响,让阳阳呆在家里,孩子无拘无束,性格里多了几分骄横,和依赖,这是阳妈内心的一个矛盾,都说这个年龄孩子的任务就是玩,我却感到中国教育在这方面的超前。
晚饭后,一家在院子里玩,阳阳帮爸爸妈妈做了很多事,一直在说:“I
help mom (daddy)”。
前一篇:什么样的男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