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遇见的那头牛
(2012-01-03 02:13:50)
标签:
杂谈 |
分类: 随口一说 |
想起一头牛。
明明该是为过去一年写下点什么的时候,不知怎的,想起它。
就在香格里拉通往松赞林寺的那条水泥小道,道口,旅游中心的斜对面。一头浑身白毛的牦牛,胸前挂着碗口大的铜铃,被粗麻绳栓在电线杆上,蹄子踏着坚硬的水泥路面,身旁一块白底红字的木牌写着“合影”,也许还有类似“神牛”之类的字眼,记不真切了。
那几日早出晚归,知道神牛就住在路对面的一户人家,上下班仅仅几步路的距离。日复一日地穿过等宽的车流人潮,去工作岗位上站定,默默地呆在那里,开始并结束一天的工作。初来高原的游客,会花20块钱,只求能在相机里留下与它的合影,相片儿里它的眼神,温顺而成熟。
也曾在雪线以上见过牦牛。黑的,白的,黑白相间的。印象中更壮些,虽也都被驯化,眼神里到底多了些警惕和不安。也许它们知道自己生来就是为了死掉,所以警醒。若没有主人在,与它们合影恐怕是要些勇气和技巧的。
而那神牛,应该会长寿些,每长寿一秒,就多二十块钱的可能。
想起这头神牛,只是因为想起了自己,这一年。
这一年,走了很多地方。
为工作,泰国,日本,南昌,北京,西藏,古巴。也许还有一些短途的出差,记不清了。
还有旅行,香港,厦门,香格里拉,成都。只有5天年假,不少旅行只是周末,紧凑所以有些匆忙。
5月底买了新车,今天看了看里程数,整整1万5千公里。
所以这一年,好像都在赶路。
值得一提的,是去古巴。这是我去过最遥远的距离,给我太大的触动,全方面。那么远那么陌生那么神秘,自由的拍摄,这是一。回国后巨额的电话费,知道以后出差再也不会像之前那样不受束缚,那是二。还有三四五,都在心底存着,留给以后的很多年慢慢消化。
下半年,因为条线调整,终于不再是突发记者了。说“终于”,因为感情很复杂。
7年职业生涯,跑了6年突发新闻。累,也美好。
7月至今,心里有种说不明白的失落,也每天在拍图,只是不再有故事。
却安逸。这是最大的收获。
不再朝不保夕,不用枕戈待旦。生活开始向普遍意义的常态靠拢,人也正常些了,正常得,有点庸俗。
可安逸,又明明是我正在享用的。所以其实不配说自己矛盾忧愁,那只是不要脸的装逼,显然,那颗好吃懒做的心,替我投了票,要什么不要什么,很简单。
像那头牛,差不多的时间出门,差不多的时间上班,做差不多的事,见差不多的人,差不多的路线,差不多的安排,说差不多的话,连偶尔的痛苦郁闷,那些原因,都差不太多了。
所以人们开始夸奖我,恩,近来,你成熟稳重多了。
每每得到这样的赞誉,我总是,忍不住想起,那头牛。
有时候想起过往的人和事,还有对待这些人和事的态度还有做法。比比现在,难免因为现在的好,对那时自己的恶,有很浓的歉意。覆水难收,也许终于我开始走上了人们喜闻乐见并称之为“成熟”的正道,那些让你们担惊受怕摸不着头脑的我的危险洒脱的曾经,如果彼此回想起来快乐更多,我会些许庆幸。如果痛苦更多,我很遗憾。也很抱歉,因为按我现在的所作看从前,我是真的后怕的,对不起,如果对不起有用。
可生活没有变。还是我认识的丑恶的样子。无论从什么平台,了解到周遭正在发生的事情。内心的忿忿一点都没有少,“成熟”叫我闭嘴,所以嘴角发出了火气。沉默大概可以叫我显得忧郁。头发少还微胖,这忧郁,就猥琐了。
人一改变,就发现所有事情其实都有理由。人人都在“打哪儿指哪儿”,谁愿承认自己错了?大到朝廷,小到屁民。我们都在给自己的生活批注,反正就算自己不解释,也会有完全不明就里的人在背后给你不知所云的阐述论断。生活就是这么精彩,人人都在无聊里找点乐子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