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图索骥(一) 杨眉摄影

标签:
杂谈 |
分类: 看图说话 |
三小时,那条走过12年的上学的路。
还不够晚。先把修好的图发上来,回头,再按着这些图的顺序,讲故事。(1月3日21点50分)
(1月3日23点续)头一张,贴上来没多久,就有朋友评论说,松江二中后门。恩,沿邱家湾一直走,到学校后门的时候,看到这白墙红字,我确实楞了一下。哎,我念书那会儿,应该没这个吧。随即很惭愧,站在母校的后门,觉得自己丢人。这四有新人的标准,第一个,勉强有,后三个,真没有。仅有的那点理想,还与现实生活挺格格不入的。
拍图的时候我想,恩,名校就是有心思。它告诫学子们,就算走屈服于社会规则走后门,也要以四有新人的标准要求自己。另,竖起照妖镜一面,吓得我,都不敢把自己的身形暴露在画面里,心中有鬼,羞愧难当。
二中的前门是大名鼎鼎的“云间第一楼”,我念书的前5年,只是遗址,两坨四四方方的青砖垛垛。修旧如新以后,反而没了感觉。下午确实先去了雄伟的前门,却对照片不满意,绕一个大弯,沿袜子弄、邱家湾,回到后门,于是有了收获。
高三那年开始修前门,后门成了进出二中唯一的通道。别的不记得了,只记得一下子,邱家湾的商业氛围浓郁起来。尤其以茶叶蛋、臭豆腐、豆腐干最为热销。有一女生,常与我相约吃豆腐当午餐,后来大学毕业远嫁北京,碰面时提起,才觉得暗示意味颇浓,而当年,又太纯真。
今天再走邱家湾,又恢复了安宁。除了橘黄色的出租车偶尔不管不顾地擦身而过,总的来说,休假日的午后的邱家湾,还是记忆里过去美好的样子。图里,反光镜照出的新楼,是现在二中的初中部。以前,二中没有初中部,我的初中虽在校内,法理上说,应该是由二中退休教师开办的民办中学,全区招考,每个年级两个班。现在的初中部本来是另二中师生闻风丧胆的松江职校,好多女生都有在一片不怀好意地邪笑中落荒而逃的经历。我努力回想职校校门原来的样子,却只想起那些年不知何故曾被自己看不起却也惹不起的一样年轻的脸。
(未完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