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09月22日
(2010-09-22 00:40:28)写了长长的回家的博,一脚踢到电源,全没了。
不高兴再默写,为没头脑买单。
重起一行,想到什么说什么。
过了零点,现在就是中秋了。
冷空气还没到,微热。
所以有点烦躁。
书房朝北,扭头望不到月亮。心想此刻这个十四的月亮,是看不见的残缺。
昨晚,在苏州河旁抬头看它,珍珠小纽扣一枚,订在普蓝色的夜幕上,实在太耀眼了,忘记了它的尚不圆满。
反正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
中秋是下午第四节课的下课铃。
稀里哗啦收拾书包,肩膀上一吊,清零哐啷冲出教室,急不可待回家。一路上自行车飞驰,红领巾被风吹到脖子背面,肚子咕咕咕叫,圣斗士快开播了。
回家,总有锅碗瓢盆的碰撞声,柴米油盐的气味,父母忙碌的背影,做不完的功课,想尽办法要偷看的电视,对面楼上和我一样趴着假装做作业其实开小差的美丽女生。
那些童年的回忆,虽然大部分遗忘在了简陋局促的老公房里,却也残留一些在记忆的深处,即便时空变换的今天,仍能清晰忆起,面带微笑。
当我们回忆往事,如果可以微笑,是不是代表,幸福的那些,远比不愉快要主旋律的多呢?
如果说眷恋,絮絮叨叨里,就算埋怨,也是愿意去追忆吧。
因为地铁太挤,路程又漫漫。回家走了一条念书时走的路,1号线下车,转长途巴士,有座。
走走停停里,摇晃中睡了一路。路很堵,一觉醒来,才上高速路。之后的几公里我都醒着,回忆那几年里回家路上的风景,当时没地铁,望着窗外常常想尽心事。
常常是提着行李疲惫下车,跨上一辆摩托车,风尘仆仆到家,一头扎进那些熟悉的家具、装饰、灯光里,心也安静了,人也笃定了。
每次回到家,妈妈总会抱怨,我不回家爸爸就不做菜,一回家就做太多,一礼拜都吃不完。老爸也会埋汰,说老妈每天得闲,就握着个电话满屋子转悠,找到个理由就给我打电话。
每次回到家,父母会安排作业似的告诉我,那顿饭去哪里吃,长辈、亲戚、朋友。然后笑吟吟听着我把近况一遍又一遍向所有人复述,插科打诨,假装不在意的听着。
每次回到家,其实交谈并不多。我总是慵懒地上网看电视读书,妈妈不是出去上课就是在家写作,爸爸有KIMI做伴忙里忙外都带着它。就好像,每一个平凡家庭的普通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