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岁
(2008-07-27 14:07:47)
标签:
文化 |
分类: 随口一说 |
喜欢茉莉。
还记得那些天,无法入眠的那些个晚上,或者我,或者她,敲开对方的房门。
认识她,迷上了她的空间,迷上了经她不算性感的双唇转述的韩剧日剧国产剧。
对茉莉的喜欢,除此,无它。
丁丁说,看了我拍的图,她想马上拎起相机出去拍摄。我明白。当我又一次打开茉莉的博,我就想,立即,删了这些天写的所有废话。
这些天,勤劳得象追赶春光的猫,更新博客象那些无休止的交媾,出于本能地拱动腰肢,用概率换一个不知道在哪里的结果。
想象力死了,被困死在现实的问题里。每当要说一句话,流露一点情感,闪过的都是活生生的映像。没意思,也不敢写。
茉莉说她已不总是18岁,我同意。
那些倦意旷工的夜晚,我俩叼着烟对坐发呆,或者吉他在茉莉怀里将一组简单的和弦重复上千遍,足球在我的左右脚丫间磨蹭几百个来回,时光就这样奢侈地几小时几小时过去,天快亮的时候,我或者茉莉,会用最后的力气说,操,早点睡。
那种颓废到浪漫的不可救药的青春岁月,和气息,已经很遥远。
所以看到新的茉莉的新的文字,有点陌生,也很熟悉。
刚才,随手拿起一本字典查词,竟然发现无从下手。很费思量,才从记忆的字典里翻出从前的片段,依葫芦画瓢地找到路。
这应该不属于健忘,——这应该也不属于自慰。……是有很多些的方式啊手法啊口气啊思路啊,什么的,就这样从身边消失了,不见了。若不是有记忆,都可以当作没有发生过,留不下印痕和残缺。
要不是身边早早聚拢了一批喜欢饭桌上打响嗝,喝醉了砸酒瓶,开心了流泪,难过了骂X的朋友,赶不走哄不散的。要不是这样,我,会不会连在心里阿Q的勇气,都没有了呢?
我一直有遗憾的,和所有人的遗憾差不多。嚣张不到狂妄,乖巧不够孙子。所以从来没有当过草寇或者走狗,一直没有归属感,谁都不带你玩儿,所以总是自己玩儿。
小学里居然早熟地写过一篇作文,《我的朋友》,写我自己的影子,一个自说自话的他、她、它。记不清当时的动机是什么,也可能因为这样写比较容易吹牛编故事凑字数。总之是非常的冒险。把那种自闭的自恋的自卑的生活方式,半真半假地剖开,给人看。
那时候,还不是很流行给一孩子鉴定成忧郁症,或者自闭症。所以我幸存到今天的乐趣,之一,就是和自己较劲。
写博客后,发现,太多人有相同的乐趣了。瞄到总会偷看几眼,万一看到些个熟悉的人的陌生的事,还小心地擦掉访客记录,有点猥琐,有点周到。
文章以茉莉开头,最终,又开始絮絮叨叨别的。离题就是我的文风,形散意散,才是真散文。
为什么我总絮叨自己?因为如果你不敢拿我说事,我也一样,不愿意说你。
我都不记得,是什么时候和茉莉分开,就好像当初和她相识。好像介绍我们相识的人,也悄悄地从生活里走开了。每次茉莉特痛苦地特真诚地向我抱怨,现在工作挺好的,就有一件事情特烦人,公司没事总发钱。。。那时候我觉得,18岁的茉莉,还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