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标题去死
(2008-07-23 00:02:56)
标签:
情感 |
分类: 随口一说 |
一个梦。
人人都有梦中从高出跌落的经历。。。应该。
这个梦却很不荒诞,真实发生的那一刻,我都误以为是在造梦。
那一年在敦煌,忘记为采访什么。正沿着严重沙化的河滩走着,遇见好的景致便停下脚步收留在相机里。就这么一路晃荡,身后扬起一片沙土,漫天飞黄。
一时兴起,我趴上一边的堤岸,三四米高,秃剌剌地长了些草。大概那一年还算矫健,没有花多大功夫,眼前就豁然开朗起来,陶醉到忘我,不停按着快门。
当你对眼前的风情太过专注的时候,一定要记得留意自己的身后和脚下。这样的人生道理,如今我铭记在心。可那一年,完全沉醉在眼前的美好里,调整角度挪动步伐,再调整在挪动。突然一脚落空,髋部本能地向前一挺以平衡重心,背上30多斤的摄影包像一只无形的大手,一把拽住我的项背,不由分说向下栽去。
大概有一两秒的时间,记忆中却是极漫长的一段。我清楚地记得当时的心里活动,平静而绝望。后来看士兵突击,大结局前,许三多从高空坠落,平视天空的云彩,没有叫喊,没有挣扎,面容平静地落地,觉得有点真实,至少和那一刻的我很像。
我记得,在空中,双眼因为突然无法适应天空强烈的光线,瞳孔骤然收缩,云彩的层次从惨白一下子变成准确曝光。双脚离开地面的一刹那,四肢自然张开,有一个腾在空中展体的动作,再回归理性,把相机牢牢抱进怀里。可表情始终是平静的,脸部肌肉没有剧烈的痉挛,双眼默然地望着天空。那时候脑海中出现的那个词,居然是:结束了。现在想想,基本是人的本能放弃了求生,不再对生抱有希望,那一刻,我相信,灵魂已经离开了我的躯壳。
事后觉得,那时候是非常舒服的,尤其是身体在空中完全展开的那一刻,我从直立的人坠落成为一具平躺在空气中的躯体,保持这拥抱蓝天的姿势,再直直地跌进自己扬起的黄土中,余光里地面一点点接近,却视而不见,仍贪婪地望着天空,我甚至记得,曾有飞鸟,在头顶掠过。
落地大概有阵巨响,但那时候恐怕我已经忽视了自己的听觉。只是看见视线能及的地方,被一片苍茫的土色包围,扬起的河滩上干涸的沙尘被抛近空气里,又在西北荒漠的大风中打着旋离开,一些比较沉重的土块从我跌落的高处劈劈啪啪落下。还是出于本能,张开的身体蜷起,背上沉重的摄影包让我觉得自己像一只被人翻过来的乌龟,面朝上蜷起四肢的姿势,一定搞笑的很。
蜷起身体后,灵魂才回到了肉体。使了挺大劲才让自己背部朝天,因为是一个人,默默的。头顶着地,埋在双肘间,无数的沙土被吸进了肺里,剧烈地咳嗽了很久,跪着的双腿才有力气撑起腰部以上的躯体。小心而简单地逐一活动了所有的关节,没有一点疼痛,没有一丝擦伤,除了双脚打飘,没有任何问题。于是我知道刚才的无力是因为恐惧,而刚才的绝望,是因为无助。
大概得感谢我的专业摄影包,它不但保护了我的身体,也很好地完成了它的职责,包里的镜头没有任何损伤,笔记本居然只是外壳多了一处可以忽略的凹陷。当然也多亏是在土质松软的河滩,4米固然不算高,要受点伤也不是那么难。所以,我是足够幸运的。
在那之前,我从高处跌落的梦境,都是在船上,桅杆的顶端高高飘下。那之后,这个场景就会不时上映,挥之不去。
每次被惊醒,我都会重又回味一下那时的心境。其实,有点意思。虽然工作中,也有过几次出生入死,有过几次恐惧到差点绝望,成功脱险后无不手脚冰凉,脸色惨白。相比之下,敦煌的这次经历,竟也多了些许美感,如果就这样死去,竟也有些浪漫。
从小被灌输的教育让我遗憾地没有信仰,所以即便敦煌这样一个宗教氛围浓郁的所在,我都无法真正虔诚地浸淫其中。发生这样的事情,除了感谢我的摄影包,再宽泛地谢天谢地胡乱感恩,我没有别的表达。这不能不说是很大的缺憾,如果当时有人救我,事情大概会变得容易些,我也可以感谢祖国感谢党,培养了乐于助人的朋友。
所以面对大自然,除了低下高傲的头颅,谦卑地放任自己,或生或死,不要傻乎乎嚣张可笑地相信“人定胜天”。。。如果那一刻是我生命的终点,眼眸里留下的最后一幕是那样湛蓝的天,脸上,会依然挂着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