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热线日记2--沉迷网络谁的错

(2006-02-08 18:59:02)
分类: 热线生涯
热线日记2--沉迷网络谁的错
 
  今天的采访有点沉重,小x是高一的学生,被症断患有强迫症,他会在出门前一遍又一遍把鞋带绑了又绑,他会在卫生间不停念诵他好友的名字长达半个多小时直到觉得心情舒畅,他会长时间洗澡不把太阳能热水器的水洗光决不出来......
  父母认为,是他沉迷网络造成现在的心理甚至是精神病变.
 
  怕记者的身份引起小x的反感,我们和他的父母商量后,假借教育系统心理咨询师的身份来到他们家,进门时我们被告之,因为心理紧张,小x上楼洗澡去了.
  一段稍嫌漫长的等待后,小x终于出现在我们面前:一头明显超过校规限定长度的头发被很小心很整齐地梳理成时尚的造型,湿漉漉地贴在脸上,稚气未脱的俊俏脸庞透着一股乖巧,和我们的想象出入很大.谈吐很自然,坐姿端正大方.我特意观察了一下他的衣着,是满流行有点cool的款式,但不是任何名牌,我想甚至连品牌都没有,很干净,有点旧.纽扣拉练都打开到比较适当的位置,和头发一起,让我感觉他很在意自己的形象,虽然这身行头和他富裕的家庭条件不是很相符.第一个问题:"你多大了?"
  小x微微低下头,给了我们一个不易察觉的打量的眼神,然后伸手捋了下垂过眼睛的长发,用特别平静的口气,缓缓地告诉我们:"16岁"
 
  16岁的孩子,容易和父母意见相左,父母给予的和他所诉求的往往背道而驰.他有成功的父母,成功的父母往往自信而要面子,往往代为规划孩子的未来.16岁的小x,聪明且敏感,自信而倔强.在一次次诉求无果后,选择用自己的方式寻找快乐和满足.从很小起,他就对着一个长毛娃娃倾诉和发泄,年龄大一些后,网络和那群同样迷恋网络的朋友的出现让他找到了新的寄托......
  在和我们交谈之初,他就让我们见识了他的聪明和倔强,出于对陌生人的戒备,他绕着圈子避重就轻回答我们的问题,对于一些病症的解释居然也可以自圆其说,并一脸真诚.直到我告诉他我的16岁也有和他类似的叛逆和内心矛盾,只是没有他那么激烈的外露,并举了发生在我身上的实例,他才渐渐向我们敞露心声,其中很多心里话,在座的他的父母从未知晓.
  这个充盈物欲的世界,这个心比天高的年龄,很难让一个如小x这样的少年不被身边的花花世界所诱惑.他说,他不理解,为什么虽然家里条件非常不错,他的父母却从未满足过他对于物质的要求.在他看来,他只能用他仅有的钱,最大程度的寻找心理上的慰籍,以弥补与同龄人之间在满足物欲方面的差距带来的不平衡.而他选择的消费方式,就是极易沉迷其中的网络游戏.
  小x一再强调自己对网络没有依恋,从我的角度看,对网络有依恋(或者说有过依恋)是确然的事实,但他的讲法也是诚实的,因为敏感又有些早熟的他顽固的认为,让他陷入这种状态的,不是网络本身的吸引力,而是自己的不快乐和由此产生的对快乐的渴求.
  交谈中我们发现,小x和父母的沟通存在非常严重的问题,严重到"话不投机半句多",甚至会一开口就导致父子大打出手.恶性循环的结果是,小x变的懒得向父母开口,父母认为儿子不尊重他们总是胡闹.而心理疾病的症断结果更让这种沟通边的困难,一方面父母怕引起儿子症状发作不敢再对儿子的行为提出意见和看法,另一方面,有了治病的经历,儿子有了更强的抵触情绪,他认为自己不是精神疾病(心理咨询中心居然和精神卫生中心开在一个大门里!),他认为父母把他的情况看作病态而没有从自己身上找问题......
  好消息是,小x说自己喜欢音乐,喜欢玩枪,很想学钢琴,想学射击,之前父母答应过让他去学,但我想,和很多父母一样,这都是随口的敷衍罢--但对这样一个敏感的少年来说,无疑又是一种新的伤害--今天的谈话中,我们感到,小x是诚恳的,而父母也诚恳的答应了.希望双方并没有因为记者在场而逢场作戏.
 
  实在不能不提最后一个细节,当我忐忑地提出能不能拍照的时候,小x腼腆地答应了,在他的电脑面前,他说:"别拍我正面吧,我给你摆一个挺颓废的背影,我想那样比较合适."
  从取景器里看到这个虚幻的画面,我心里冒出了这样一句话:从这电脑里,他是在寻找自己快乐的海市蜃楼吗?
  少年,我祝福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