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梦”365个故事系列评论——60岁老人的骑手梦

(2016-01-25 13:38:13)
标签:

中国梦365个故事

评论

分类: 影视评论类——文章列表
大约十八九年前,只因为近距离接触了马这种动物,当时四十岁出头的蔡晓军,就注定了自己的后半生要与马结缘。因为他“看那马就像一条龙,所以站住就走不动了”。我们常说,某些人有着某种“情结”。什么是情结?其实就是以本能冲动为核心的一种欲望,简而言之就是一种根本不需要理由的喜欢。比如有些人,到了下午3点钟,就必须要去买晚报,哪怕买回来根本不看,或者一边看一边骂晚报真没劲,那也要必须天天去买。

情结,是一个心理学术语,比较中性,只要对社会无害,无论什么样的情结,都是应该被宽容的。而对于那些于社会有益、且创出常人难以企及之成就的情结,还应该以“追逐梦想,修成正果”崇尚心态来加以褒扬。

因为我和蔡晓军应属同龄人,又曾在农村生活、也有过和马亲密接触的机会,所以我非常理解蔡晓军对马的喜爱。许多人并不知道的是,在大型动物中,马的“通人性”常常超过人的想象,这也是为什么马能在战争中发挥巨大作用,而其它动物却不能的根本原因。还有,骑在马上、人马合一的那种感觉,更是任何描述都说不清楚的。而且马还有一种其它动物没有的本能,那就是与生俱来的竞争意识。举个例子说:如果有两匹马在并肩拉犁,二马之间,总会拼命抢对方一头,哪怕把自己累倒,也决不可能像其它耕畜那样,非常平和地齐头并进。因此,只要有同类在场,只要有同类在和它做一样的事,拿在主人手里的马鞭,都只不过是个象征物——扬起马鞭比划一下就可以了,因为你根本不用真的用抽打来催促它,在竞争环境中你硬要“快马加鞭”,只能快一点把它累死。

2010年,蔡晓军花费毕生的积蓄,购买了自己的第一匹马。人们常用“人吃马喂”来形容那些非常无奈的硬性开支,而已经退休、退休金不过3000元的蔡晓军,用于一匹赛马的“马喂”开销,肯定会大大高过“人吃”。更何况养马的费用,决不仅仅是“喂”这么简单。马蹄扎了钉子,不仅马瘸了,还开始发炎、发烧,兽医的一次出诊,就需要800——1000元。喜欢马,要参加马术中的盛装舞步项目,就要追求人马合一的境界,首先要培养人和马的感情,其次才能谈到默契。而大多数时间和不说话的动物在一起,就意味着还要战胜那种难言的孤独感。这是经济投入之外,还必须要有的精神投入。视频中,我们看到蔡晓军和他的爱马对话,与他的爱马亲吻,那种只有全身心投入才会有的感情,非常令人心动。

2013年,蔡小军第一次代表北京队参加了全运会马术比赛,但在盛装舞步这个项目上,他没有获得奖牌。蔡晓军坚持盛装舞步训练,已经将此当作生活的一部分。虽然他感觉是在一个漆黑的道上跑,但这个跑,是奔着一个梦想去的。不难理解,一个冷门的项目,一个需要巨大投入、且已年满60岁的老男人,一个人孤独地走,到底要走多远也不知道。但是蔡晓军依然执着地说:只要到80岁时我还能走,那80岁的我,就还在马背上。

也许蔡晓军永远也拿不到盛装舞步的奖牌,也许蔡晓军的追求在许多人看来并没有多大价值,但我们的着眼点,却不应该放在这些地方,而是要为他那种执着追求的过程而鼓掌。从蔡晓军身上,我们更需要反思的是,在自己认为有追求价值、又确实想追求的时候,我们有蔡晓军的那份坚定与坚忍吗?

在视频的结尾处,字幕打出“追逐梦想,与年龄无关”的结语,我以为决不仅仅是对老年人的励志之语,而是有着更深的内涵——个人梦想,只建立在守法、有益的前提下,不存在成熟与稚嫩,大梦想与小梦想等高下的区别,只要觉得适合自己、踮起脚尖够的着,就应该全力追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