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教师言语损人将被解聘”早该如此

(2013-09-10 00:16:24)
近几年,个别教师违反师德的行为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教育部表示今年将出台“师德红线”,对于哪种行为有违师德做出界定,并对教师进行师德考核、监督。近日,在北京东城区“教育微创新”主题研讨会上,相关负责人表示,月底前,东城区将公布教师“道德底线”具体标准,凡对学生体罚、言语“损人”的教师都属于触犯师德“底线”,将被立即解聘。(《新京报》9月9日报道)

教师节来临,有关教师的话题较多。在“尊师重教”的主流话语中,“公布师德底线”这样的新闻,严肃得让人觉得有些不合时宜。但是我认为,尊师也好,重教也罢,都不是没有前提、毫无条件的自然行为。从整体形象来说,教师是一个值得尊重的群体,但教师也同样存在良莠不齐的现象,教师同样需要随时清理门户,保持队伍整体的操守与活力。

师德,是教师对学生、对社会影响最大的素养之一。我们每个人,无论是自己做学生,还是身为家长,很多人都见识过师德较差的老师。东城区把“教师言语损人”也列为师德底线,必然是因为教学中这种现象并非绝无仅有,学生及家长反应强烈。教师的职业特点,与其他人群的最大不同,就是不能把自己的情绪直接带给学生。在如今的教学中,体罚学生当属个别,但是老师因为厌恶某些同学,用很恶毒的语言来贬损、挖苦学生的,并不少见。这种“语言暴力”,给学生带来的伤害往往是长久而深刻的。将此列为师德底线,实在是早该如此的事。

无论当学生还是做家长,我们都无法选择教师。在各行各业都引入了竞争机制的今天,一向被认为“稳定”教育界,也必须要有不称职的人随时下岗。以师德底线、良性竞争作为手段,来调节组织培训、说服教育所不能解决的问题,让竞争的压力来解决一些师德问题,这无论是对教育界本身,还是对全社会;无论是从当前,还是着眼于长远,都是一件早晚要走的正途。

前几年,沈阳一位四年级小学生,因为课堂念错了题,被老师发动全班同学贬损。在家长与老师沟通后,老师变本加厉,用涉嫌体罚的方式一步步伤害学生,最终闹到了法庭。这位老师也许认为自己的师尊受到了挑战,可她更没想过的是,自己给孩子带来了多大的伤害。在电视台录制节目时,这个孩子深情地朗诵了一首诗:

假如我是老师,我绝不会虐待孩子。如果有的同学做错了事,我绝不动手打他,骂他,而是和他讲道理,让他感到老师的怀抱很温暖……我希望我的学生毕业后,回想起小学生活的时候,会感到很温暖;回想起老师的时候,会感到很温柔,并且充满了敬意。

也许,这还算不上一首诗,但谁也不难品出,这是一个受过伤害的孩子,发自肺俯的心里话。如果还有哪位老师觉得“教师言语损人将被解聘”过于严厉的话,不妨听听这个孩子发自内心的话;如果哪位教师觉得这样的要求太高,那就真的要反思一下自己是否适合做教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