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旧楼房装电梯为何这么难
(2012-11-12 10:46:38)
标签:
老旧小区加装电梯申请不批自建被强拆行政态度杂谈 |
分类: 时事评论类——文章列表 |
近日,温州市鹿城区环城东路东门大厦B
、C幢的多位住户告诉记者,因上下楼不便,20户居民从2009年开始申请,想在大厦消防楼梯位置“安装”一部电梯。为此,居民们跑了三年多,还是没音信。住户因“实在等不下去了”,在没拿到批文的情况下,自行开工建电梯井,却遭执法部门强行拆除。(《重庆晨报》11月11日报道)
高达7层、且没有电梯的居民楼,老年居民的上下不便可想而知,居民渴望装一部电梯的要求更不难理解。但与此相对应的,却是当地政府采取的“你申请我不批,你自建我拆除”做法,让人心寒齿冷。
实事求是地说,作为特种行业的电梯,居民自建、自装,有着极大的安全隐患,政府相关部门强行拆除是必要的。但是,居民申请三年没有获得批准,而拒批的理由为“没有政策”,虽然表面看来是在依法行政,但也有冷漠行政、被动行政之嫌。
请看:2009年温州市开始推进老式小区加装电梯试点工作,东门大厦B、C幢的20户住户申请加装电梯。但是由于“六个部门没有协调好”,一直没有获批。直到2012年6月,市政府分管领导做出批示,明确由各区政府根据各自实际,研究制订办法,市住建委做好指导。可是区里至今同样没有回应。
人们不禁要问:早在三年前就开始的“老旧小区加装电梯试点”,其间政府是否广泛征求过民意?是否进行过实质性推动?为什么在三年之后还没有形成一个试行法规?试点三年的民生难题,最终又变成“区里制订办法,建委给予指导”,这到底是一个试点之后的成文决策,还是领导一时的敷衍之举?三年,居民的渴望与政府的协调不力,已经形成了刺眼的反差。无论如何,政府在这件事情上的无为,都有些说不过去。
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全国许多城市都在推动。由于属“加装”,一部电梯只能服务于一个单元,服务人数较少,运营成本相对就要提高,征得所有用户同意并愿意集资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且由于一层用户担心自己的利益受损,又要反对,所以做起来并不容易。正因为此,才需要政府拿出更大的耐心,更积极的态度,认真总结试点中出现的问题,在规划、建设、质监、消防等部门的协同之下,本着业主自愿、权益协调、安全可靠、政策支持的原则,最终形成一个可以依据的法规。
没有政策依据,政府不予审批。但是很多政策依据,也是政府主动行政、积极行政换来的。躺在“政策依据”上,固然可以四平八稳,但失去的却是热望的民心。上述温州这一起电梯审批,被市里推到区里。如果区里同样“照方吃药”,没有政策依据不批准,那20户居民加装电梯的申请还有指望吗?
高达7层、且没有电梯的居民楼,老年居民的上下不便可想而知,居民渴望装一部电梯的要求更不难理解。但与此相对应的,却是当地政府采取的“你申请我不批,你自建我拆除”做法,让人心寒齿冷。
实事求是地说,作为特种行业的电梯,居民自建、自装,有着极大的安全隐患,政府相关部门强行拆除是必要的。但是,居民申请三年没有获得批准,而拒批的理由为“没有政策”,虽然表面看来是在依法行政,但也有冷漠行政、被动行政之嫌。
请看:2009年温州市开始推进老式小区加装电梯试点工作,东门大厦B、C幢的20户住户申请加装电梯。但是由于“六个部门没有协调好”,一直没有获批。直到2012年6月,市政府分管领导做出批示,明确由各区政府根据各自实际,研究制订办法,市住建委做好指导。可是区里至今同样没有回应。
人们不禁要问:早在三年前就开始的“老旧小区加装电梯试点”,其间政府是否广泛征求过民意?是否进行过实质性推动?为什么在三年之后还没有形成一个试行法规?试点三年的民生难题,最终又变成“区里制订办法,建委给予指导”,这到底是一个试点之后的成文决策,还是领导一时的敷衍之举?三年,居民的渴望与政府的协调不力,已经形成了刺眼的反差。无论如何,政府在这件事情上的无为,都有些说不过去。
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全国许多城市都在推动。由于属“加装”,一部电梯只能服务于一个单元,服务人数较少,运营成本相对就要提高,征得所有用户同意并愿意集资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且由于一层用户担心自己的利益受损,又要反对,所以做起来并不容易。正因为此,才需要政府拿出更大的耐心,更积极的态度,认真总结试点中出现的问题,在规划、建设、质监、消防等部门的协同之下,本着业主自愿、权益协调、安全可靠、政策支持的原则,最终形成一个可以依据的法规。
没有政策依据,政府不予审批。但是很多政策依据,也是政府主动行政、积极行政换来的。躺在“政策依据”上,固然可以四平八稳,但失去的却是热望的民心。上述温州这一起电梯审批,被市里推到区里。如果区里同样“照方吃药”,没有政策依据不批准,那20户居民加装电梯的申请还有指望吗?
前一篇:600份盒饭承载放大的公共视野
后一篇:孕育生命的成本就应该由全社会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