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查处奥数班被孩子轰赶尴尬了谁

(2011-08-30 23:15:16)
标签:

杂谈

分类: 时事评论类——文章列表

    近日,西安市7部门联合开展对违规举办“奥数班”的专项治理活动。当检查组疏散学生时,不少孩子用言行表达不满,数十名学生齐声喊道:“出去!出去!出去!”还有一名学生冲到记者面前说:“我们就是想学习,我们有什么错?你们凭什么把我们赶来赶去?”闻讯赶来的家长更是含泪呼吁,希望在取缔奥数班的同时,为学生提供公平合理的上“名校”途径。(《西安晚报》8月26日报道)

    自从10多年前奥林匹克数学竞赛热开始出现,如今奥数已经渗透进中小学的每个角落,进而形成了一个规模庞大的产业,奥数教材、奥数培训班,林林总总。大部分家长都知道,奥数很大程度上只是数学形式的“脑筋急转弯”式游戏,并不代表着什么,国际奥数金牌得主自己都说,他们并不是数学天才。但是同样令人不可理解的是,就连堂堂数学家,也要送子女去学没什么用的奥数,这是一个怎样的无奈?
 
    人们醉心于奥数,成因极为简单——奥数拿到了名次,中考、高考有加分。温饱问题解决之后,能让子女接受良好教育,就成了人们心中的一件大事。“有学上”起点太低,一定要上名校。而名校就那么多,巨大的供求矛盾,想让家长们不给名校“惯出毛病”,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问题的根源,还在于优质教育资源的分配矛盾实在太大。

    有了供求矛盾,紧俏一方必然要变着花样设置筛选的门槛,名校的“入学资格”历来成为权力角逐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有职务权力、行业权利、职业权力等各种权力的身影。奥数加分,表面看似乎是以智筛选。但深入来看,不仅其本身上不了“智”的台面,更由于在其成为筛选工具后,还养肥了相当一部分奥数操作者。所以取消奥数,并不如想象的那么容易。

    只要名校是一种客观存在,只要择校热无法降温,名校筛人的门槛也就不可能取消。以北京西城区为例,目前好学校的入学资格认定,有推优、特长生、大派位、共建生等形式。就算不考虑“等”的小概率,在上述4个标准中,只有大派位是相对公平的。其它三个都有程度不同的腐败空间。推优,由小学来进行,推谁不推谁,很多全看家长的能量大小。孩子优秀,家长无权无势的往往没有机会。特长生加分,近年来造假的揭露已有不少,在管理上也没有太严密的手段。共建生只为中央级大机关服务,就更不用说了。

 

    我国义务教育法做出了中小学实行“就地入学”的规定。但是各地名校在严重失衡的供求面前,没有一家完全按“就地”的要求来办。有人梦想,等攒够了钱,就在名校旁边买房子,好让孩子“就近”到名校读书。现在可以告诉您,您买的房子哪怕就在名校的隔壁,没有其它社会能量,也极有可能进不了名校。查处奥数班为什么被孩子轰赶?这下明白了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