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违规招聘凸显制度之痛
(2011-04-10 16:28:12)
近期,我国个别地方出现了事业单位违规招聘和违规进人事件,“内部招聘”、“人情招聘“、“舞弊招聘”等频发。日前,中组部、人社部公布“关于个别地方事业单位违规招聘和违规进人事件的通报”,曝光了五大事业单位违规招聘案例。两部门同时出台《关于进一步规范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各部门要抓紧对事业单位进人行为进行全面彻底自查,对发现的问题要及时纠正处理,并确保到2012年基本实现公开招聘制度在各级各类事业单位的全覆盖。(《京华时报》4月7日报道)
报道中提到的5起典型违规,都曾是当时的热点新闻,在社会上引起广泛影响。中组部、人社部把这5起旧闻以文件形式再次曝光,除了彻底否定此前当事单位的百般辩解,传递旗帜鲜明的是非观,也以《通知》的形式,表明对此类现象的规范、整顿之决心。
然而,在肯定这种态度的同时,我们也必须看到,目前围绕事业单位招聘的腐败,比文件规定的“不准”要复杂很多,也隐蔽很多,这个《通知》不仅不能覆盖当前面临的所有问题,力度上也让人觉得欠缺很多。比如,通过异地权力交换,权势者可以互相关照对方的子女;再比如,在面试阶断,单位领导的下属在面试单位领导的子女时,随意掌控自由裁量分,帮助其过关等。而面对如此严重的社会问题,上述《通知》只要求“到2012年基本实现公开招聘制度在各级各类事业单位全覆盖”,这样的时间表,显然不能让人满意。
那么,从百姓的角度看,给力的措施应该是什么样的呢?我以为起码要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各级组织、人事部门以足够的诚意,开通事业单位招聘腐败的举报通道。接到举报后,既要真查真管,还要即往也咎。以真正的高压态势,震慑相关腐败现象。
二是从制度层面上贯彻公开透明原则,把招聘程序、报考者本人及家庭资料、考试项目、监考者和面试者名单等信息全部公之于众,对于本单位人员亲属参加应聘的,不能由本单位人员招考,把“避嫌”作为一个硬性规定来掌握,对厚着脸皮不避嫌者,除废除招聘,还要对当事者给予处分。
三是加快事业单位改革,把招聘导入或比照公务员办法,或纯粹市场化的两极轨道。近年来,进入公务员队伍“逢进必考”,想塞进不具备条件的亲属已不那么容易,但有一定权利的人,却可以在事业单位动脑筋。这其中的一部分原因,是我国对事业单位实行公益化与市场化分类管理的推进很慢,导致了目前事业单位与党政机关的“脐带”总也剪不断,公权利益引来了权力分食。因此,对事业单位加快分类改革,让公益化事业单位走公务员的招考办法,让市场化的事业单位走市场化招考办法,从体制上让权力分食者无利可分,才是根本的解决之道。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