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柔性退休不能只往后“柔”不往前“柔”

(2010-10-03 08:11:34)
标签:

杂谈

分类: 时事评论类——文章列表
    从10月1日起,上海将实施柔性延迟办理申领基本养老金手续。记者27日从上海市人保局获悉,上海公布的有关试行意见提出,延迟年龄男性一般不超过65周岁,女性一般不超过60周岁。据该市人保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延迟申领养老金有利于发挥各类人才作用。其次,延迟申领养老金有利于提高个人养老金待遇,一方面能有一份在职时收入,另一方面能继续缴纳养老保险费,使个人养老保险缴费年限和个人账户资金得到增长,有利于提高养老保险待遇计发水平。(《新京报》9月28日报道)

    很明显,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与养老金收支缺口的加大,是上海推动这一政策出台的主要动力。而从“个人和企业双方协商决定”这一点来看,所谓的“柔性退休”,除了继续缴纳社会保险、未来的退休金可以增加之外,与目前大量存在的“返聘”相比,从个人收益的角度还有很复杂的账要算。真正有“余热”可以发挥、又愿意发挥的老人,可能不会在意什么“柔性退休”与“返聘”之间的区别。因此,这项政策对于真正的政策对象来说,意义也许并不很大,反而倒有可能对与此无关或关系不大者产生一些负作用。

    既为“柔性”,就应该体现以人为本的主旨,而不能是一项非常势利的经济诉求。在退休问题上的以人为本,就是应该考虑不同行业、不同工作环境、不同工作状况为前提,实行可以推迟也可以提前的“弹性退休制度”,将选择权交给个人。比如,计划经济时期参加工作的“过渡人”,有不少已有40年上下的工龄,渴望退休的心情非常迫切。如果退休政策只往后“柔”,不往前“柔”,显然是不得人心的。

    据报道称,享受上述“柔性延迟退休”政策者,除具有专业技术职务资格人员、具有技师或高级技师证书的技能人员外,还有高级管理人员。前者的条件相对比较刚性,而“高级管理人员”的界定,却有着太大的弹性空间。看看各单位的现状,哪个担任领导职务的人,没有一个或虚或实的职称呢?哪个真正有权有势、想再安享几年权力荣耀的人,还用发愁上级领导不“挽留”自己吗?如果该项政策最终只肥了这样一群人,政策的意义又在哪里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