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花炮市场两个“虚高”催生一个恶性循环

(2010-02-15 14:20:36)
标签:

杂谈

分类: 时事评论类——文章列表
    春节将至,毗邻北京的河北省三河市这几天车满为患,到此地购买花炮的“京”字牌车辆排起壮观的“车龙”。“便宜”,是很多北京市民驱车上百公里到这里买花炮的最大动力,这不仅扰乱了市场秩序,更增大了北京的安全隐患和危险品管控难度。但是,北京的花炮为什么贵?记者调查揭示了其中的两个重要原因:一是相对垄断的经营方式,使批发商获得了较大的价格主动权;二是零售网点的审批高门槛,使寻租的权力推高了花炮经营的隐性成本。(《京华时报》2月11日报道)

    北京被特许的花炮经销商,近年来已从最初的一家发展到三家,但这与其说是打破垄断,不如说是从独家垄断走向了相对垄断。因为对于一个季节性强、特点相近、市场环境同一的商品来说,经营者抱残守缺的共同利益,要远大于开拓进取换取的风险利益。“每个环节加价50%已形成业内行规”,正是这个特点的真实写照。

    有垄断,就会有牺牲消费者利益的暴利存在。同样,有审批,就会有腐败。尽管在审批环节,谁也不会承认自己收了好处,但是每年春节花炮零售申请者动辄数万或十几万,几千个零售点的分配又依据什么原则?有没有一个透明的机制?上上下下都承认其中有“黑洞”,可谁又认真当个事查堵了?

    进入零售环节的这两项虚高成本,最终要被转嫁到消费者身上,而消费者又会以各种各样寻求替代的方式,保护自身利益。这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为了安全而不得不实行必要垄断和提高监管成本——零售商把虚高的成本转嫁给消费者——消费者利用执法的边界反差“钻空子”加大安全隐患——燃放安全降低不得不再加大监管成本……

    众所周知,从某种意义上说,花炮属于特殊商品。从其“商品特性与现代都市环境相冲突”这一点来看,实施安全监管是公共服务的必要职能;从其“民族情结载体”这一点来看,又不能一禁了之。因此,其它商品的价格,由产销成本和供求关系就可决定,花炮却还要加上垄断利益和监管权力寻租这两项。无疑,这给政府的公共服务带来了很大的创新挑战。

    如何才能打破上述恶性循环?笔者以为,在安全监管压力较大、垄断利益暂时无法撼动的情况下,目前比较切实可行的办法,还是从打破审批寻租入手,对零售网点根据不同地理位置、经营面积等条件,实行公开拍卖,将拍卖所得设立公开账户,专门用于花炮的安全监管,将审批的力量,更多放到一线监管上。而且越是“标王”,对其安全监管的级别应该越高。只有让规则由“潜”到明,让监管由虚到实,才能一定程度上打破两个虚高导致的恶性循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