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实行阶梯水价 到底有多难

(2010-01-04 21:45:59)
标签:

杂谈

分类: 时事评论类——文章列表

    12月16日,北京市居民水价调整听证会如期举行,提交听证的总体方案是每立方米上调0.9元,并提出了“一步到位”和“三年分步到位”两个具体方案。参会的24名代表中,21名代表同意“三年分步到位”的方案,2名代表不同意调整,1名同意调整,但希望采取阶梯水价。其中同意“三年分步到位”方案的代表,大多提出应实行阶梯水价,体现公平公正。

    用水越多价格越高的“阶梯水价”制度,从被提出的那一天起,就被认为是既科学又公平、既有利于水务经营良性循环又可真正鼓励节约用水、经济意义和社会意义都很大的好制度,但是纵观全国,却没有哪个城市真正全面推开,实施到位。说起原因,无非是没有达到一户一表的条件,达到一户一表条件的,抄表计费等工作量也要加大。说来说去,所有的难度,都是需要一定的基础改造,而基础改造是既要花钱,又要操心费力,远远没有直接涨水价省时省力。

    在“成本上升,不得不涨”的表面理由背后,有多少可以左右成本的人为因素,让听证代表和广大民众不得而知或颇感无奈呢?据媒体报道,河南省洛阳市自来水供应2006年和2007年亏损还分别仅为629万和829万,而08年亏损一下子扩大到近4000万。有关人士向记者道出其中原因:主要是新区城市管网投入建设,08年进入固定资产提了折旧,而管网建设又以贷款为主,财务费用上升较大。管网建设提了折旧,但新区很多楼房却还在建设中,建成的也没有住满。一套新的管网系统要用多少年?每年要提多少折旧?在城市功能没有被完全利用的情况下,折旧费应该从什么时候计提?这么集中地计提折旧,如果都列入成本,再以“成本提高”为由涨价,又怎么能令人信服呢?

    阶梯水价制度为什么如此难产?我以为决不仅仅是技术问题,更多还是行政思路上是倾向于“打基础立长远”,还是倾向于“短平快做表面功夫”的态度问题。阶梯水价制度无论有多难,只要百姓需要,符合科学发展,就应该本着“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思路,既脚踏实地、又大刀阔斧地推行下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