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失控的域名缘于失败的监管

(2010-01-04 21:42:47)
标签:

杂谈

分类: 时事评论类——文章列表

    自从有关部门加强了对网络黄毒的监管,相关各方查封涉黄网站以来,人们几乎天天都能读到相关战果。《国家域名投诉处理中心:5天关停775个不良域名》,《CNNIC关停699家涉黄网站域名》等新闻,一时很令人鼓舞。但是,这些很不容易得来的扫黄成果,在我们看到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播出了《失控的域名》时,似乎一下子变得不值一提了。

    一个自然人,只要花上二三十元/年,就可以得到一个开办网站的域名,网站贴什么内容没人管,申请者时个人资料可以随意填,域名代理机构甚至可以帮你填写虚假信息。正因为申请域名实在太容易,所费成本实在太低,所以有不良网站一次就申请了几十个域名,打击者封掉了一个,只用两分钟就可以启用一个新域名,继续传播淫秽、色情信息。我们不妨设想,就算你查封不良网站再坚决、再有效率,你赶得上人家启用新域名的速度吗?就这样追在人家屁股后面打击,又怎么可能掌握主动权呢?

    域名的“总经销商”,是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中国所有的域名,都是通过一层又一层的有偿代理,从这里“批发”出去的。在CNNIC的网站上我们看到,对注册和使用域名的要求共有9条,其中第7条就是“不得散布淫秽、色情、赌博、暴力、凶杀、恐怖或者教唆犯罪”。但是不用说网站内容的审查把关,就连注册者的真名实姓都没人真正过问。网络扫黄,最终成了“扫黄者前脚封掉网站,卖域名者后脚帮搭新台”,扫黄成果又怎么能不让人泄气?

    失控的域名缘于失败的监管。域名“给钱就卖”,不用通过任何身份审核,其后果不言而喻。但是按现在这种极低门槛的代理制,为了多销售,多赚钱,谁又放着“顾客方便,自己方便”的路不走,非要为社会安全来操心呢?由此看来,对域名注册信息加强把关,加大注册者传播不良信息的风险系数,已成了一件迫在眉睫的大事。我个人认为,域名注册的实名审查和内容把关,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和各级代理机构必须负起各自的法律责任,“只管收钱不论其它”的现象,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