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积理而练识-马龙生评论
积理而练识-马龙生评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1,650
  • 关注人气:7,94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带母求学自杀的女大学生误读了什么

(2009-12-12 13:25:31)
标签:

杂谈

分类: 生活杂感类——文章列表
    上海海事大学海商法女研究生杨元元,因为家庭贫困等原因而带母求学,申请校方为其母亲安排住宿。但是学校最终没有为其母亲安排住宿,要求她在校外租房,并“禁止其母亲再进宿舍楼”。找房没有着落,2个多月里,杨元元与母亲共同挤在宿舍的小床上。在5天5夜没合眼,精神彻底崩溃之际,在宿舍卫生间自杀身亡。(《武汉晚报》12月11日报道)

    惨剧发生之后,杨元元家属向校方提出35万元的死亡赔偿金。有关此事的责任问题,人们从感性与理性的不同视角,得出截然相反的结论,网上争论也因此而空前激烈。因为贫困,因为孝顺,因为太强的求学欲望,为求学和尽孝不能两全而自杀,再加上“逝者为尊”的普遍心理,人们骂校方“冷血”,实在是一件顺理成章的事。至于责任,如果真的要通过法律诉讼来分清,那就肯定不会循着感性的轨迹了。因此,作为事外之人,现在来谈论是非责任,我觉得是一件很没意义的事。

    笔者注意到,即使对杨元元充满同情的网友,也对她的选择很不赞同。事实上,只要细读报道,就不难发现,杨元元以结束生命的方式以求解脱,与她本人对社会、对自己的一系列误读直接相关,揭示这些误读并警示于社会,才是目前真正有意义的。

    对社会的误读,主要体现在,她把读本科时带母求学、武汉大学破例允许她们母女同住学生宿舍,当作可以在各高校均可通融,以至在决定考取上海海事大学的研究生时,没有过多考虑带母上学可能带来的困境。当校方依照有关规定拒绝了她的要求后,毫无思想准备的她一筹莫展,最终因压力过大而自杀。

    对自身的误读,主要体现在对自身责任的狭隘理解上。本来,带着母亲读完了本科,也工作了一段时间,生活刚刚有了起色,却又不顾条件,执着地报考研究生,想再一次以带母求学的方式完成研究生学业。表面看来,这是一种向命运抗争的不屈之举,但是由于力所难及,反而给自身、给母亲带来了更大压力。此外,当其身处困境时,除了“5天5夜没合眼,精神彻底崩溃”,没有想到多向亲友们寻求帮助,而是默默扛起全部压力。无论是性格上的过于内向,还是处理问题时思路过窄,杨元元对责任的误读都是显而易见的——仅仅因为不能照顾母亲而自杀,为什么就不想一想,母亲不仅仅需要她的照顾,更需要她活在这个世界上陪伴自己呢?

    贫困不是个人的过错,向命运抗争以求改变贫困现实,当然是值得称道之举。但是在抗争的道路上,我们更应该认清方向,审时度势,把握时机,以求理想的抗争效果。而所有这一切,前提都是对社会、对自身的清醒认识。忽略了这一点,杨元元式的悲剧自然难以避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