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水价上调怎么就成了“大势所趋”

(2009-05-18 01:52:44)
标签:

水价

上调

节水

水质

亏损

杂谈

分类: 时事评论类——文章列表
    北京节约用水大会日前首次明确提出今年将适时调整水价。据透露,水价调整方案最快有望两个月内出台。除北京外,包括上海、沈阳等多个城市都在酝酿上调水价。对于酝酿水价调整的城市来说,促进用水节约、提高供水质量,甚至是改变水务企业的普遍亏损状况都被认为是价格调整的重要立意所在。(《中国证券报》5月13日报道)

    促进用水节约、提高供水质量,弥补水务企业普遍亏损,尽管都是提高水价的理由,但是谁先谁后的次序考量,却可以使具体方案的制定截然不同。

    笔者认为,提高水价是最应该突出的主旨,就是促进节约用水。自2001年以来,北京的水费曾连续四次调整,综合水价从每吨3.01元提高到目前的5.04元。但是全社会的节水意识又提高了多少?普通百姓消费的,还是那点非用不可的生活用水,却平空增加了生活负担;而在有钱人看来九牛一毛的水费涨价,又不太可能成为促使其节约用水的“经济杠杆”。最为有效的阶梯水价,不仅可以强化人们对生活用水的节约,甚至可以催生更多的节水型产业。但是阶梯水价,却争论日久始终未能推出。这一次如果还是不能推出,提升节水意识的目的,同样不会乐观。

    提高供水质量,虽然也是提高水价的理由之一,但却有些似是而非。首先,在自来水供应不太可能像卖青菜那样,很方便地按水质档次供人挑选的条件下,水质到底优化到什么程度,投入怎样的成本,就不能仅凭自来水公司的单方面意愿,而更多要顾及百姓的实际承担能力。如果人们普遍认为,现在的水质可以接受,水务部门就没必要把优水优价的意志,强加到公众头上。

    最难以服人的,就是以提高水价来弥补水务单位普遍亏损。水务单位是垄断经营,而亏损又有着许多复杂的原因,在扯不清具体原因的情况下,以提价方式弥补亏损,是很难让人心悦诚服的。近期,北京连续发生自来水管线爆裂事件,马路一片汪洋。每一次这样的事故,都使众多市民的节水成果付之一流。其中的管理责任占了多大权重?谁又能给出一个公正的结论?如果把这些事故造成的水资源浪费都摊入成本,并最终转增到水价中,对用水的消费者来说,又何谈公正?

    既然水价上调对于节水意识的促进尚存很大变数,提高水质又需要考虑百姓的承受能力,弥补水务单位普遍亏损又存在法理疑问,那么所谓“大势所趋”之说,自然也就无从谈起。在各地准备为此举行听证的前夕,媒体大可不必造出这样的舆论声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