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积理而练识-马龙生评论
积理而练识-马龙生评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1,899
  • 关注人气:7,94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女孩加分”已不妥  “宣传信阳”更雷人

(2009-01-17 16:36:23)
标签:

女孩

女干部

加分

信阳

炒作

杂谈

分类: 时事评论类——文章列表
    “女孩在升入高中或市管各类中专、职业学校时,笔试总成绩加两分;在公开选拔领导干部时,女干部的笔试总成绩按笔试满分的2%加分。”这是2007年,信阳市公布的红头文件《信阳市关爱女性实施意见》中的一条。而在今年的“两会”上,信阳市妇联主席雷丽萍再提同一“意见”,并建议在全省推广。(《大河网》1月16日报道)

    此事在07年刚刚提出时,就曾引起过广泛争议。而在实施过后,雷主席给我们列出了这项政策带来的成绩——64名女干部因加分政策走上各级领导岗位,35354名参加中招考试的女生全部加2分,因加分考上高中的女生1780人,其中农村女生975人,占55%。

    稍有头脑的人,都会从这份成绩单中看出有些不对劲:通过加分,多少妇女当上了干部,可业绩是否一定比男干部强?通过加分,多少女孩上了高中,可成绩、综合素质是否一定比男孩高?众所周知,女性遇到的所谓“不公平待遇”,不仅有传统的男尊女卑思想,更有当前的市场经济大环境。在一个经济理性的竞争社会中,公平只能建立在用人单位认可的价值创造力上。从这个视角来看,“女孩加2分,女干部选拔按2%加分”的良苦用心,在面临市场筛选时,照样起不了多大作用;而且在资源总量不变的情况下,是否还存在着“挖男补女”的新的不公平呢?因为无论任何考试,都是一台筛选机,在筛选面前,男女应该是平等的。即使从社会意义上看需要对女性有所照顾,也只能通过其它价值体系来体现。比如,法律上涉及性别利益的规定,就可以向女性有所倾斜等等。

显然,推出“女孩加2分,女干部选拔按2%加分”这样的政策,不用政府出钱出力,却可以利用政府制定政策的权力,达到自己臆想中的“美好初衷”。这样只从一个角度考虑问题,不顾及更广泛社会影响的做法,我认为不太可取,起码也是意义不大。

政策本身有所不妥也还罢了,更加“雷人”的还是政策的初衷:“实施意见富有创造性,各种媒体的争相报道,不仅极大地宣传了信阳,更重要的是宣传了河南。”闹了半天,人家从来就没在意政策本身会带来什么,而是要刻意搞出个“动静”来,让媒体、舆论更多地关注信阳、关注河南。人们想不明白,你通过这样的方式,到底宣传了信阳的哪一面?

知名度和美誉度,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可是现在偏偏有人认为,不论什么“名”,只要让人记住就好。这也是有人热衷于建“汉奸博物馆”的主要原因。面对这样的炒作“智慧”,我们真有一点哭笑不得的感觉。笔者在写这篇稿子时,都在怀疑自己是不是在帮人家炒作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