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积理而练识-马龙生评论
积理而练识-马龙生评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1,899
  • 关注人气:7,94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警察教育“去社会化”值得肯定

(2008-01-05 01:01:10)
标签:

警校

停招

本科

改革

意义

杂谈

分类: 时事评论类——文章列表
    记者从公安大学相关人士处获悉,公安部已决定对警察培养体制进行改革——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中国刑警学院等公安部属大学将停止招收本科生。目前大致有两种方案,一是保留现有的招生规模,具备本科学历的社会人士或应届毕业生才有资格报名、报考入学,进行两年公安专业的培训,获取公安学学位,这也就是所谓的双学位教育,第二个就是“入学即入警”,根据各地的警力学习招生,入学时就成为了警察,然后进行专业培训。(《南方都市报》1月2日报道)
 
    报道发出的第二天,公安部就向媒体澄清:目前公安院校教育体制改革还在初步酝酿阶段,没有形成正式方案和文件,也没有明确的时间表。但是记者向中国刑事警察学院招生办证实,该院又确实停止了2008年本科招生计划。今后,该学院的准入门槛提高了,取消本科生的招生,将对在职民警进行培训。看来,公安部澄清的,只是“没有正式形成方案和文件”,此事的总体方向不会有太大变化了。果真如此,我觉得是一件好事。

    此举的正面意义,应该从教育与行业两个方面来解读。从教育方面看,当前包括职业教育在内的中高等教育,普遍在朝着“万能教育”方向发展,或盲目追随所谓“热点”设置专业,配置资源。但是众所周知,在市场面前,教育永远是滞后的,没有前瞻性的教育,只能跟在市场的屁股后面被动适应。而从行业来看,本该围绕本行业建设发展、为本行业做大做强而存在的部属院校甚至地方上的“局属院校”,如今也在朝着“杂而浅”的方向发展。比如,警察学院的学生,毕业后因为公务员身份原因以及学历教育的种种敝端而当不了警察;不少师范院校,教师培养反倒成了“副业”。这样做的后果是,专业化高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反倒成了本行业用不上、到社会上也缺乏综合竞争能力的“边缘群体”。

    实事求是地说,在一些竞争性行业,比如工商贸易等,由于产业的开放性,导致职业教育也必须要走社会化开放之路。因为学生面对的是未来市场化生存,即使同一行业,也有不同的所有制形式,不同的经营理念。因此从招生生源、专业设置、培养思路等各个方面,都应该突出一种市场适应能力。但是类似司法警察、财政税务、师范教育等没有竞争性或公办为主竞争性不强的行业,其职业教育完全可以走“去社会化”的道路——不考虑学校本身与市场对接的“经营属性”,不必面向全社会,只从本行业公共服务的特性出发,按照深度专业化、高度职业化的方向发展。

    如果把思路锁定在面向具有行业特点的公共服务,取消学历教育当然应该被列入备选方案。而报道中披露的改革的方案中,将本科生作为生源,在知识高起点上培养、训导专职警察;面对现职警察,在具有从警经历的人群中培训、提升履职能力,无疑是一种可贵的创新。而这样的创新,不仅对于警察院校,而且对于所有公共服务行业的专职院校,都具有借鉴意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