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消协联合中国法学会召开推动电信资费改革论坛。会上数十专家再次“炮轰”现有电信资费制度,呼吁降低手机通讯资费。中消协呼吁通过价格听证来帮助电信资费合理调整。在论坛上,主办方特地请来了在京电信运营商。有专家在发言时指着运营商称,由于电信资费问题,电信行业在消费者心里是个“不光彩的行业”,使论坛有了些许的火药味。(《京华时报8月29日报道》
尽管知道不会有很大、很近的效果,但是我们还是要理解和支持消协。作为消协,他们能做的,目前也只有通过这些手段造出一些声势。前几年,消协曾经针对垄断部门格式合同中的“霸王条款”组织过声势不小的点评。但做过之后,被点名的企业却仍然保持沉默。你说你的,我干我的,不回应,不解释,不着急,不生气。让你说累了连想听上一句反驳都不可能。然而,谁都不难悟出“反正又不能真正拿我们怎么样”,正是此类“无声”的真正声音。
消协是消费者的组织,这个组织没有立法权,没有司法或执法权,甚至连代替消费者向实施侵害的企业打官司都不可能。呼吁、点评尽管必要,但毕竟只是揭露问题。而现有电信资费制度既然在一定程度上侵害了消费者权益,且涉嫌对消费者“垄断性盘剥”,有关部门就应该通过一定的民主程序,落实在实实在在的取消上。
电信资费面对的是千万消费者,单个消费者不太可能出面打一场“一人受累,众人受惠”的大官司。那么,百姓们最大的意愿,当然是希望消协的声音能够推动立法,起码也能争取到“听证”这样的民主程序,来逐渐改变当前电信资费的不合理现状。尽管有人悲观地认为:“全世界鸡蛋联合起来,也还是碰不过石头的。”但我还是坚定地相信,全世界“鸡蛋”如果真能联合起来,其产生的能量也许就不是“鸡蛋”了——如果真能坚持不懈地做下去,起码也会让对方觉得自己的市场形象被损毁而有所顾忌。而如果“动静”真的大到了一定程度,也有可能会使利益相关者、立法执法者沉不住气。而这,恰恰是消协、消费者所希望的。
法律手段,行政手段,民间维权……,在面对各种错综复杂的社会问题时,作为百姓的我们,往往只看到法律与行政手段的强制性来的更痛快、更过瘾。但是,社会问题的复杂,也决定了解决问题方式的多种多样。不管别人怎么看,反正我看好这种“你越是怕见光,我越是要敲锣打鼓地给你见光”的做法。只要坚持不懈,“霸王”们就会有泄气的那一天,支持消协,就是我们的应有态度。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