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还有多少撒谎的官员没被挂牌督办

(2006-11-28 17:10:14)
分类: 时事评论类——文章列表
       监察部、国家环保总局今天公布了今年第3批挂牌督办的6起环境案件,与以往两部门挂牌的企业肆意违法排污、地方政府出台土政策的案件不同,今天被挂牌的还有一起“贵州省六盘水市副市长当众撒谎欺骗督查组”的案件。把政府部门负责人的道德问题列为督办案件,在两部门联手实施挂牌督办案件制度以来还是第一次。(《中国青年报》11月22日报道)

       撒谎,如果只涉及一些无关紧要之事,无论普通民众还是党政官员,都应该视为道德范畴而只接受舆论的评判。而对于重大事件,尤其是官员在涉及公务活动的事项中,撒谎就绝不能视为道德问题了。然而事实上,《公务员法》第五十三条中有关“公务员必须遵守纪律,不得有下列行为:弄虚作假、误导、欺骗领导和公众”的条款,不仅在社会上鲜有人知,就连公务员们也没人真正当回事。

       生活中“村骗乡,乡骗县,一直骗到国务院”的现象实在太普遍了。而上行下效的结果,必然会形成一个以撒谎为特征的官场文化。六盘水市这位副市长面对国务院督组的公开撒谎,不可能是在保护深受污染之害的百姓利益,也决不仅仅是在保护其个人的利益,而是整个地方官场的整体利益。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对他的处理,如果没有这样的“挂牌督办”,最终是很难预期什么实质性结局的。

       官员撒谎到底有多普遍?表现形式有多少?百姓们其实心知肚明。例如,某一地区从来都是脏、乱、差,如果突然整洁靓丽、秩序井然,并有执法人员紧张看守,不用问,那准是要有上级官员要来检查、视察,或者仅仅是要从此路过……无疑,这是一种“行为撒谎”,因为真实情况并不是这样的。至于“报喜不报忧”式的向上汇报工作,给百姓们开“空头支票”式的得过且过,更是不胜枚举。既然百姓们都心知肚明的事,上级领导能不知道吗?可是当前不少上级领导,出于与下属同样的心态,热衷于“听喜不听忧”,不愿面对现实,事实上等于上下为了共同利益而心照不宣地说谎、容谎。六盘水市这位副市长的公开撒谎,之所以被揭穿并挂牌督办,盖因发现其撒谎的,是与当地没有多大共同利益的国务院督查组。如果督查组换成上级市或省里的,还会有这样的一幕吗?

       不难理解,官员撒谎的直接动力是政绩饥渴。但从根本上说,还在于党的意志与人民的意愿无法完全在官员的考评中真正体现出来。如果这个问题长期解决不好,谁来揭穿撒谎的官员,谁来落实对撒谎官员的处罚,就只能依靠国务院督查组、依靠挂牌督办这样难以普及的方式来进行,这实在是一件可悲的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