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在4万——60万元的天价手机,近百万元一套的发烧音响……今年7月刚落户中兴沈阳商业大厦的一个英国品牌手机旗舰店,开业不足3个月,销售额就达到近200万元。在人们印象中经济并不发达的东北一些城市,奢侈品消费市场悄然呈现“节节攀升”的势头。(《新华每日电讯》10月29日报道)
报道标题以《60万买个手机,这些大款交了多少个税》为题,但通篇没有提到一个“税”字,其指代不言自明——在个税征收漏洞多多,奢侈品消费税征收范围非常狭窄的当前,奢侈品消费市场的兴旺给中国带来了什么?又流失了什么?实在不是一个应该被忽视的问题。报道中有专家认为,在当前国情下对奢侈品消费应理性引导和对待,但无需干预,应服从市场规律。笔者以为,专家观点的核心意义在于:对于奢侈品,不能从反市场的硬性干涉入手,但是“无须干涉”不等于不需要间接调节,而通过调节,实现“得到”与“流失”的平衡,才真正算的上理性引导。
从调节社会分配的角度看,个人所得税虽然具有调节民间过于悬殊的收入水平之作用,但是征收漏洞也是绝对存在的。而高收入者有了钱迟早要消费,而且主要用于高档商品的消费。只要在高档商品的消费环节进行征税,也就等于弥补了个人所得税的漏洞。所以,作为对“个税”征收疏漏的补充,从消费一端入手,对“奢侈”消费行为开征消费税,税种设置上的合理性不容置疑。
另据有关调查机构测算,中国的中等收入阶层家庭2010年将达到1亿个,户均拥有资产62万元,这是一个巨大的潜在消费市场,奢侈品消费将快速增加是不容置疑的。面对这么大的市场空间,目前中国除极少数商品改在零售环节征收消费税外,其他课税大多体现在生产环节。而价值几万、几十万、甚至几百万元的奢侈品,大多为进口货,利润空间非常大,只因未在中国生产,中国既没有机会在生产环节上征税,又因为没有征收消费税而任由外商大发其财。因此,对那些新出现的奢侈品和高消费行为开征或加征消费税,扩大消费税范围,同样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再从国家宏观经济的角度看,奢侈品消费税还可以间接优化进口商品结构。大量高档消费品成为当今国内富人的追求,商家出于眼前利益而迎合进口,导致国家外汇被大量消耗,同时对贸易逆差的影响作用也不可低估。历史上,一些发展中国家就是因为没有控制好本国的消费结构问题,造成了大量奢侈品进口。一遇经济危机,就会发生一方面是生产严重不足,另一方面是进口消费品无法被消费的现象。
由于消费税有“征收范围、征收方法具有选择性;税率、税额具有差别性”等特点,因此,如何确定消费税的征收范围、征收方法和税率,是一件十分复杂的工作,我国政府对此抱以谨慎态度可以理解。但如果长久对此没有反应,似乎就有无所作为之嫌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