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积理而练识-马龙生评论
积理而练识-马龙生评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1,899
  • 关注人气:7,94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来自安全套的三重尴尬

(2006-09-07 23:47:51)
分类: 时事评论类——文章列表
       重庆市100%安全套使用项目已正式启动,切断商业性性行为途径传播艾滋病。一旦发现有提供性服务但不能提供安全套的娱乐场所,将被罚款并限期整改,屡次不改者还会停业整顿甚至关闭。尤其引人关注的是,除定期走访、抽查娱乐场所安全套使用情况外,督导人员还会假扮嫖客去明查暗访,考察“小姐”是否不用安全套发生性行为。如果“小姐”不用套,该场所将立即受到整治。(《重庆时报》9月6日报道)

       近年来,有关“娱乐场所100%使用安全套”的事,已经不算什么新闻。结合重庆所发生的此类新闻,我以为起码已有三重尴尬。

       一重尴尬,“次道德”的无奈,含混了合法与非法的界线。一方面表白政府对卖淫嫖娼一以贯之的严打态度,一方面又觉得短时间内还难以禁止卖淫行为。与此同时,又强调“100%使用安全套”的实施,对遏制艾滋病性病漫延的积极意义。但是,人的头脑在反映客观现实的过程中,肯定也会有一个由“物”及“义”的联想,从而引申出不那么积极的效果。由满眼可见的安全套,人们很自然会联想到性活动——性交易——合法的性交易。因此,“娱乐场所100%使用安全套”,很难说没有收到促进性交易、从而败坏社会风气的效果。

       二重尴尬,本来是“网开一面”,但娱乐场所却并不买账。此前,全国其它地区实行“娱乐场所100%使用安全套”后,营业额曾呈现下降趋势,不少市民甚至把这些场所就当作“黄窝”来认定,疏而远之。而重庆的做法是逼着做。但是你可以逼着娱乐场所放安全套,却无法逼着消费者上门消费。久而久之,在经营压力之下,督导的效果不可能好。显然,对性交易,娱乐场所“既要卖,又不能大张旗鼓地卖”的特点,被政府大大忽略了。

       三重尴尬,假扮嫖客查安全套,这样的督导实在不伦不类。其一,假扮嫖客来督导,其目的是看看“没有安全套,小姐是否就不提供性服务”。但是督导者面临的最现实困境是,有了安全套,是否就可以提供性服务呢?负责安全套的督导,和负责社会治安的公安部门,都是政府工作人员,难道真的就可以这样“各管一段”吗?其二,嫖娼100%的私密性,使假扮嫖客考察小姐充满了暧昧的意味。谁敢保证,在这样的环境下,督导者不会演变成一个真正的嫖客呢?如此“一对一”的考察,又有多大可信度?谁有办法为这样的考察再做出“考察”?其三,假扮嫖客,有“钓鱼执法”的嫌疑。而这样的“钓鱼执法”,显然还不同于交通违章之类的“钓鱼执法”,除了知情权被剥夺,还涉嫌亵渎了“小姐”的人身尊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