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0日下午,一外籍男子在北京金台路撒出大量硬币,让路人捡拾并伺机拍摄。但现场不仅没有一个人捡拾,而且激起民愤。最终,老外在众人面前捡起自己撒在地上的硬币,仓皇离开。(《京华时报》7月31日报道)
就事论事地说,现场几位中国人的义正辞严应该令人骄傲。但联系到此事的一些细节以及其它相关事件,又让人觉得此事并没有什么特别意义。
此事的细节,我以为有以下四个关键之点:一是撒钱者是一位老外;二是撒钱是一种故意行为;三是撒钱后立即要对捡钱者进行拍照;四是抛撒的都是硬币小钱。由此,我们可以设想,如果撒钱的不是老外,而是中国人;如果钱掉在地上不是故意扔下,而是无意或无力保护而丢下;如果捡钱时没有人专门拍照;如果落在地上的全是百元大钞……情况又会是怎么样的呢?
现实生活中,我们被老外看扁的“乞丐行为”太多了。2005年1月,海南省三亚市一生意人在银行门口遭劫,当他拼命从抢匪手中夺回他的钱时,周围的人不但不帮他,反而趁火打劫,哄抢掉在地上的钱,有的甚至就是他的熟人老乡。当他找这些人讨要时,又没有人承认捡到钱;而就在不久前的7月26日,上海刘先生携带6000元现金去银行存款,走到某路口时,装现金的信封突然破了,60张百元钞票瞬间撒落在人行道上。短短10多秒钟,10多个路人不顾来往车辆,站在斑马线上争先恐后地抢钱,有人甚至跟着被风吹扬的钞票一路小跑,还有人开着摩托车去追。尽管失主站在路边大声呼喊“我是失主”,但并没能帮他追回丢失的现金,反而使捡钱者加速逃离现场。最终,他只捡回3200元。
不难设想,如果这位老外把事做的隐蔽一些,比如故意装作无意间散落大钞,让同伴隐蔽拍摄,我们的有些同胞还怕“侮辱”吗?在场者真的会“丢一百、一千、一万,都没人会捡”吗?在外国人的镜头面前,在小钱面前,我们的气节能保,为什么条件改变了,贪婪自私的本性就暴露无遗呢?如果把“老外街头撒钱没人捡”也当成中国人素质提升的标志,那实在有些自欺欺人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