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闲情聊瓷之一 ——景德镇:别让历史绊住脚

(2006-07-13 02:37:54)
分类: 生活杂感类——文章列表
        因为前些年混迹于陶瓷界,全国各地的陶瓷主产区差不多全走过了,景德镇是我“两年之中六度光临”的地方,所以对陶瓷、对景德镇的情缘恐怕今生今世也难以忘却。
 
        前些年,我的一些景德镇朋友曾对我说,我们这里穷啊,穷就穷在瓷器上了,这个产业不行,玩泥玩水污染大,又苦又累不赚钱。当时我还真的以为是整个行业不行,及至走过其它产瓷区后才知道此说并不准确。全国各地的新老产瓷区,很多都红红火火。
 
        说到景德镇的核心竞争力,其实早在十多年前我与景德镇的朋友们闲聊中就提及过——景德镇不可能与佛山拼建筑资,不可能与唐山拼卫生瓷,在日用瓷上也做不出太大的文章来,只能在陈设艺术瓷上找出路,以此作为核心竞争力,符合景德镇的传统,适应当地的各种资源优势。事实上,景德镇这些年也正是在朝着这个方向走,只是至今总觉得力量很散,作品创新不多,瓷都之名也越来越“虚”。

        以我六下景德镇并与瓷业人士的交往经历,我深知景瓷的保守是出了名的。可能是规律使然,大凡曾经有过辉煌历史的地区或行业最终总会沦为孤芳自赏;也可能是地域相对闭塞的原因,景德镇人对自己的产品好像永远自信,谁说他们的产品不好,那谁一定就是“外行”。而且由于几十年的供不应求,重生产轻销售也成了一种传统习惯。瓷器的档次高低差距很大,鱼龙混杂的陶瓷市场,为初到景德镇的人设下数不清的隐阱。想买点景瓷,除了最高档的名家展会,就剩下最低档的地摊了,艺术瓷真正适合有一定文化品位又收入不是很高消费者的,还是真的不太好找。

        景德镇的瓷都地位,是自身技术进步与多年的官窑地位良性互动的结果。而如今,官窑没了,技术又多年趋于保守,发展自然也没了动力。说到瓷都与资本市场有多远,只要看看景德镇大型瓷厂四分五裂的现实就不难想象。指望个体小瓷厂把景瓷发扬光大,无异于痴人说梦,但不这样又能怎么样?总得吃饭吧!

        人杰地灵的红土地,该怎么走出恶性特环,重绽瓷艺的绚丽之花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