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一个班生产6锅(一锅1.8吨),企业改制后,却生产13锅,是严重超负荷生产。机器上的报警器经常响,按要求必须立即停产,但厂里不顾这些,只稍微让机器停一会儿就又生产,而且设备的转速还被调快了。”“工人提安全意见,领导根本不听;提多了,领导就说“不愿干,你就走人”这就是不久前当涂县某化工公司炸药车间发生爆炸,造成数十人伤亡后,工人对前因后果的真实描述。(《新华每日电讯》6月19日报道)
在齐二药事件发生后,就假药事件与企业改制是否存在因果关系,社会上曾存在一定的争议。否定者认为,在改制之前,齐二药就曾生产过假药,据此认定企业的安全管理与改制无关;而支持者认为,齐二药事件的整个发展过程中,都有工人对厂里的管理混乱屡次提出意见,甚至反映到政府部门,但是由于改制后“不愿意干,你就走人”的压力实在太大,工人的意见被广泛忽略,最终引发了危及全国的特大安全事故。而与齐二药事件相比,本次当涂大爆炸事故,却没有“改制前就曾爆炸”的记录,倒是在“工厂只顾挣钱,安全生产当儿戏,谁提意见谁倒霉”这一点上,二者出奇地相似。
如果以“改制前也曾生产假药”之类的一个“点”,来证明企业改制与安全生产无关,虽然省事,但却极不科学。众所周知,改制前的国企领导人对企业没有所有权,只有经营管理权。企业赢利多少,基本装不到企业领导人的口袋里,只顾挣钱、加班加点的动力,首先就不存在,再加上自己的乌纱帽拎在上级的手里,因此在其心目中,工人生命安全的权重高过生产的权重,在理论上是成立的。反观改制以后,一切都正好颠倒过来:在市场看好的情况下,加班加点、扩大产量是企业主的第一追求,挣钱归个人是其最直接的动力。不用多高的智商也能看出,只有改制,更严格地说是只有改到了私有制,才催生了来自不同目标的动力源,也才会产生截然不同的后果。这能说与改制无关吗?
安全生产每况愈下,与企业改制关系密切,这是不容置疑的,但这并不等于否定改制,从而停止企业改制的步伐。但类似上述事件的一个很大教训在于,改制在触动了国企低效率之类弊端的同时,也可能被改掉了原有民主管理之类好传统;而政府监管如果再跟不上企业改制后的客观变化,恶性事故的如影随形,几乎就是一种必然。
承认安全事故多发与企业改制密切相关,并不等于否定改制,而在于以“扬弃”的态度,将企业改制以及改制之后的政府管理朝着更加科学化、规范化方向做出努力,以防止事故冲抵效率、最终形成负效应的后果。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