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的哥安全一定要给车容美观让路吗

(2006-06-20 01:43:41)
分类: 时事评论类——文章列表
        北京市运输管理局发文,准许出租车新车安装护栏,须是可拆卸护栏,要求白天拆夜间使用。但发文近两个月来,新护栏安装不足200套。(《京华时报》6月15日报道)

        自北京第一批新款出租车上路后,驾驶员防护栏就退出了历史。理由一是如今出租车都安装了GPS系统,安全设施得到了改善;二是新车安装防护栏影响美观。但是一年多来的实践证明,被抢劫的出租车,无一例外是没安装护拦的车辆,而GPS系统又因为“先监听后出警”的程序,证明其安全保障并非十分可靠。本次政府发文准许新车安装护栏,确属“以人为本”之举,但是要求白天拆掉,夜间使用,而且在执行时又因缺乏应有的力度,导致不少出租车公司观望,又让人们对此项政策的“含金量”产生了疑问。

        在出租车是否安装护栏问题上,表面上看起来,司机安全与车容美观成了一对矛盾。但仔细想来,这实在是一个不在同一层面的问题。

        这些年,中国的经济发展了,人们的意识中也有了更多的“现代化”追求。但是,“现代化”又总是局限在那些表面的、浮泛的物化追求。仅以出租车为例,杭州的“奔的”已难以为继,北京的“护栏影响美观”的意识也已动摇。但是,“白天拆夜间使用”的规定,又让我们看到,政府对“城市面子”心理还是很难割舍。

        笔者以为,衡量现代化程度的最客观标志,就是这一地区的文明程度。而现代文明的最生动体现,又是围绕人性化而展开的社会管理。从这个意义来看,政府对城市出租车如果一味强调车容美观,而司机却连起码的安全保障都没有,“人性化”显然无从谈起。生命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车容美观的命题,只有在这个大前提下才能考虑。如果硬将二者进行非此既彼的选择,只能说政府的管理理念已落后于潮流。

        笔者以为,在司机安全没有有效保障的今天,有关出租车的美观问题,思路应该更多地围绕提高社会治安水平、开发“科技防护”而展开。在这一方面,政府可以围绕多搞调研,开阔视野而展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