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让“社会责任认证”来的更猛烈些

(2006-05-30 00:22:53)
分类: 时事评论类——文章列表
        社会责任认证(SA8000),是出口企业继绿色壁垒、技术壁垒之外的第三类关卡,在童工、强迫劳动、健康及安全等九个方面设置了最低要求。近年来因不符合SA8000而在国际贸易中痛失订单的中国企业逐年增多。厦门市经发局负责人说,截至今年4月,先后有200多家厦门企业跌倒在这项新的贸易壁垒前。(《新华每日电讯》5月22日报道)

        仅仅在厦门,就有200多家企业跌倒在这样一个涉及“文明生产”的标准面前,全国又有多少?还有多少企业根本不知道世界上还有SA8000这样的标准,因而根本就不具备体现在商品生产中的文明意识呢?由此,我们无法不备感沉重。

        来自国外的社会责任认证,充分暴露了国内因为政绩观的偏颇,致使相关法规或不完善,或不被重视的“文明环境软肋”。这些年,政府的中心工作,始终围绕着经济建设而展开,而经济建设又多被单纯理解为招商引资、GDP增长,而从来没人考虑这些指标当中,童工问题、血汗工厂等惨痛事实,使多少劳动者受到了怎样的心灵屈辱,被剥夺了多少本该具有的权利,透支了多少不可再生资源,破坏了多少自然生态和人文生态。现在,在不少政府官员及企业家们思想依然“转不过弯”的时候,SA8000无疑应该成为敲醒他们的当头一棒。

        来自国外的社会责任认证,能否从根本上转变国人意识,笔者并不敢乐观。众所周知,以国内的人文环境来看,人们遇事的第一反应,总是托关系、找路子,而不是从根本上寻求解决之道。不讲规则、不守规矩、投机取巧、耍小聪明等心态,在国内具有很强的普遍性。SA8000是硬指标,而且要经过“第三方验厂”。笔者担心,以中国人弄虚作假、蒙混过关的本领,就算已通过验证的,也未必能够经受人家的长期考验。长此以往,国外采购商很容易对国内企业形成整体不信任,导致一轮又一轮的恶性循环。

        来自国外的社会责任认证,应该成为我们的政府、企业知耻明辱的镜子,当作革除积弊的新起点。我们的政府采购,能不能仿效SA8000,也对所采购的商品设上一个“文明门槛”,以带动整个社会相应文明意识的提升呢?我们的企业,能不能也像追捧ISO9001那样,以把获得SA8000为荣,当作一个品牌的重要含金量来追求呢?

        不论从任何角度说,SA8000这样的强制标准走入我国的经济生活,都是一件好事。中国的一些地方政府,中国的企业,实在需要这些外力的推动,来革除不文明、不和谐的“发展”恶习。SA8000实在应该来的更早一些,更猛烈一些,因为我们的一些痼疾,确实需要这样的“苦口良药”来医治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