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定价机制的难产比油价上涨更难熬

(2006-05-26 16:21:32)
分类: 时事评论类——文章列表
        由于最近一段时间国际市场原油价格持续大幅上涨,多日在每桶70美元以上,为解决成品油与原油价格倒挂的矛盾,理顺成品油价格关系,保证国内成品油供应,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决定,自5月24日起,将汽油、柴油和航空煤油价格分别每吨提高500元。(新华社5月24日报道)

        其实,早在新闻发布前几个小时,北京各大加油站前,抢着加油的车辆就已排出数百米,甚至造成交通拥堵。而不久前媒体报道北京市出租车涨价的一个很大原因,是“为汽油涨价留下空间”之说,尽管遭到舆论批评,但是现在看来也并非空穴来风。在一个被进口石油左右程度很大的市场里,国际油价的动荡,给方方面面带来的影响,是无论如何不能忽略的。

        长期以来,国内的成品油定价机制与国外既不同步,又不同幅。“半只政府手”的定价机制,使我们的调价举措与国际石油市场有长达一个月的滞后效应。所有这些,主要缘于政府将社会承受能力、经济平稳发展等非市场化因素,做出较多的考虑。而这样的机制,在保障国家经济平稳运行的同时,也造成了炼油厂缺少积极性等“行业结构性跛腿”,社会经营商采取囤油等方式投机等弊端。高油价的压力,不仅使石油业内人士对“市场化定价”的呼声此起彼伏,更让人们看到市场规律的巨大压力。本次油价上调,幅度较大,反应也相对较快,怕是政府也已意识到了,单纯以“包底”的方式来与国际油价间接接轨,确已到了“难以支撑”的边缘。因此可以说,此次调价释放的一个最大信号,就是距离真正的“市场化定价”似乎已不再遥远。

        成品油定价实现完全市场化,是不是只有弊端,没有好处呢?我觉得并非如此。成品油定价的市场化,起码可以倒推整个石油产业链的全面市场化,打破行业垄断,有助于运用市场的配置能力,通过即期、远期、期货等多种手段,分散因价格波动带来的风险,形成新的生产、流通体制;成品油定价的市场化,可以调节用油行业的市场理性,人们买车、用车以及发展相关行业时,会有新的预期,对于缓解都市交通压力,发展新的交通模式等提供新的机遇……

        成品油定价机制的市场化改革,目前的最大瓶颈在于,保证国内油品供应的压力;进出口渠道放开后,一系列法规不健全、不完善及执法能力的压力;对油品走私防范、打击的压力等。一句话,政府对目前国内经济秩序的掌控,还不足以保证油品流通市场不出现混乱。这也正是国家发改委面对众多价改方案,迟迟下不了决心的根本原因。

        成品油涨价,人们会产生心理恐慌。但是国家成品油定价机制的难产,以及“难产”背后的社会经济环境,却远比成品油涨价更令人难熬。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