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书记陈建国明确提出“切实减少一般性会议和领导活动的宣传报道,把报纸版面和电视镜头更多地让给基层和群众”,其埋头做实事、不愿多张扬的初衷是不容置疑的。但是我总觉得,这个提法还是建立在把媒体当作宣传工具,当作“政绩传声筒”的基点上提出的。如果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假如我是宁夏的老百姓,我就要问上一句:书记把镜头、版面让给我们,可我们上镜头、上版面干什么?对于还比较贫困地区的百姓而言,上镜、上报的意义何在?因此,媒体的全部功能以至主体功能到底是什么,倒确实有议论一番的必要了。
笔者认为,作为传播媒介,报纸电视所要传播的内容,应该包括所有有利于人们生产生活的信息,而政务信息只是其中的一部分,领导视察等活动又仅是政务信息的一部分。从这个种属关系中,人们不难发现,媒体的主体功能本来应该是为人民的生产生活服务的,而这个服务领域非常宽广,内容也应该是丰富多彩的。对于一些贫困地区来说,人们最需要的,恐怕还是在物质与精神方面一些实用、有用的信息。领导视察,对当地人民有一定的鼓舞作用,当然要报道,但是如果将报道规模任意加大,无疑有滥用媒体的主体功能之嫌。陈建国书记制止这样做,其公朴意识无疑值得人们尊敬,但是“把镜头、版面多给老百姓”之说,却让真正的老百姓有些茫然。人们不能不问:难道镜头、版面只能作为宣传工具,而且只能是正面宣传工具,就不能干些别的吗?
笔者这样说,并非是要“鸡蛋里挑骨头”,而是在我们这个社会里,镜头、版面长期以来是作为一种地位、待遇的象征而存在的。这种并不正常的现象,造就了“媒体跟着领导走”的顽固心理定势,以至出现了陈建国书记这样“把镜头、版面多给群众”的领导,反倒都觉得很新奇。因此,我倒觉得,作为党的宣传工作的主管领导,全国所有的“陈书记”们倒应该反思这样一个问题:是把镜头、版面多给老百姓好,还是让老百姓从镜头、版面中得到他们愿意得到的更多信息更好呢?(2002-7-2)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