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中国自主电信核心技术SCDMA,不仅可以接打手机,还能享受手机看电视、上网等宽带业务,画面质量和流速比GSM、CDMA等“洋技术”更有优势。然而,这项自主创新的重大成果,却正在陷入只“开花”难“结果”的处境,在市场推广中却陷入困境。(新华网1月3日报道)
SCDMA的用户,不是一家一户的手机使用者,而是各大电信运营商。运营商在选择技术时,未必把选择重点放在技术是否先进上,反而会对日后维护的“省心,省事”格外看重。使用了新技术,万一性能不稳定,那是会给日后找麻烦的。尽管运营商们心里清楚,SCDMA在技术上比某些进口技术更先进,但是他们也深知,技术成熟不等于市场成熟,售后服务等庞大的网络化支撑,让客户试用等巨大的风险支出,决不是仅凭一项先进技术就可以让人放心的。因此,出于保险等心理,不敢把宝百分百押在国产新技术上。而技术成熟转变为市场成熟,需要一个过程。用户如果没有等待的耐心,必然会形成市场的边开发,边流失,最终陷入“市场越做不大——客户越难信任”的恶性循环之中。
长期以来,在一些高技术附加值产品中,只因核心技术受制于人,让人家赚走高额利润,我们只能做低附加值劳动密集型产品。从这个意义上看SCDMA技术,其价值怎么评价也不为过。但是市场推广中,国人不认国产技术,尤其是对公认的先进技术也不认同现象,却让人无论如何难言轻松。表面来看,客户按照自己的需要购买技术,完全是一种市场行为。国产技术也只有在市场的摔打中,才能获得真正的成长。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市场只按照自己的“本能”来配置社会资源,有时只知道“锦上添花”,不知道“雪中送炭”。因此,市场在优胜劣汰的同时,也会把很有前途的后来者扼杀在摇篮里。
而我们的决策部门,似乎只看到了市场在社会资源中的配置作用,无视市场“没有头脑”的另一面,无论什么产品与服务,一概交给市场解决。这样的“泛市场化”,必然导致自主研发的核心技术陷入推广困境的尴尬。这一点,韩国汽车工业的成长,似乎可以为我们提供借鉴。韩国汽车工业的基本模式为:政府选定某种自己认定有前途的产业加以大力扶持,尤其是通过经济、金融政策的倾斜、集中国家的力量来推进大型联合企业的组建。政府对本国市场和企业给予了多方面的保护。例如,为了扶持本国汽车工业,用了20多年时间才把进口汽车关税降到了较低的水平。
电信不是汽车,韩国模式也不一定完全适合中国。但是对于真正有前途的国产新技术,国家应该有一个科学的认定,并在认定的基础上加以扶持。这种扶持应该通过多种方式来体现:比如可以通过国家参股;可以通过国家公益保险的方式,给国产技术的用户吃上定心丸;比如政府亲自出面,以政府信誉为国产技术予以推荐等。总之,就是不能把这些承载着民族经济振兴的事业,统统扔到市场上,令其在严酷的环境下自生自灭。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