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滕西北杨楼村杨彬御赐碑

(2015-06-10 10:49:26)
标签:

文化

滕西北杨楼村杨彬御赐碑清朝名臣曾国藩为同僚兼好友王东槐(字荫之)写有《王荫之之母寿序》一文,其中提到:“吾同年王君荫之,以其母黄太安人之寿属予为序云。荫之,知言者也,不宜循世俗故事以娱其亲……”吏部尚书、武英殿总裁万青藜在为王东槐殉国后所撰《王文直公神道碑铭》中亦提到“母黄氏封太恭人”,可知黄氏是王东槐的生母。然而今存滕州市级索镇北杨楼村杨氏宗祠前的“王东槐外祖父杨彬御赐碑”的主人杨彬,则是王东槐庶母之父,仅是王东槐名义上的“外祖父”。

杨彬御赐碑碑身至今保存完好(如图),躺在北杨楼村杨氏宗祠大门前的村民广场上,不见碑座,亦不知有无碑帽,碑文如下:

奉天承运皇帝制曰:功隆赏懋,式宏锡类之仁;积厚光流,兼广外家之泽。荣名上逮,义问弥寿序彰,尔杨彬乃工科掌印给事中加二级王东槐之外祖父,出自有基,后来称秀,宅钟华胄,光闾泽衍……

兹以覃(tan)恩貤(yi)赠尔为中宪大夫、工科掌印给事中、加二级,锡(赐)之诰命……尔史、殷(段?)、秦氏乃工科掌印给事中、加二级王东槐之外祖母,轨仪娴习,风范淑嘉……兹以覃恩貤赠尔为恭人……敕命”。碑文落款“皇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二月二十六日之宝。咸丰二年(1852年)壬子仲冬,监生杨凛英敬谨勒石。” 

滕州地名志》记载:北杨楼,位于级索镇政府驻地西北3千米,耕地面积85.3公顷,1045人。明洪武年间(1368——1398),杨氏自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名杨楼,1982年更名为北杨楼。另在北杨楼西南几里路处还有一村名西杨楼,《地名志》亦记是杨氏于清朝雍正二年(1724年)从大杨楼(即今北杨楼)迁此定居,名小杨楼,1958年改称西杨楼。另外级索镇驻地东侧还有前、后杨岗村,《地名志》记载亦是明朝洪武年间洪洞县杨氏移民迁来所建的村子,由此可知滕西杨氏族繁户大,人口较多

另据《古滕杨氏族谱》记载:山东滕州北杨楼杨氏迁滕始祖讳淼,字千水,山西代州人,元末丁酉(元至正十七年丁酉,1357年?)举人,铎河曲,迁东蕃牧,行取南御史由任城雇舟南行因在蕃多惠政,饯着塞途,穷日至治西之白聂村,宿监生聂宁家。是夜得中风急症,次早告终。刺君谭夫人宦囊空虚,艰于归里,幸宁养以田宅,因命一子三孙籍滕开户,这就是山东滕州北杨楼杨氏籍滕始祖。以后屡遭兵燹,谱牒无存。现家谱初修于清康熙年间,一九九四年五修后,十一卷,登谱人数26929人,散居地址达二十省、八十九个县市、九十二个乡镇、三百三十八个村落。

此说不同于《地名志》记载,另还有其他杨氏迁滕的传说以及来源,莫衷一是。遗憾去北杨楼寻访那天因天晚没有到“杨氏家祠”里去看看,或者打听下杨氏族人,就能了解到更多关于北杨楼村、杨氏宗族、杨彬以及“御赐碑”的具体情况。祠堂门上有清朝光绪三十年(1904年)的石雕门匾,刻有“杨氏家祠”四字,为枣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既有古祠,肯定存有《杨氏家谱》,《家谱》里也一定会记载杨氏由来以及杨彬受皇帝“御赐”碑文封赏的情况,顺便连“敬谨勒石”的杨凛英也能查清身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