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南定河
南定河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563,627
  • 关注人气:40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西南行之二十:去班洪

(2014-11-07 12:06:01)
标签:

探秘沧源

班洪班老

西南行

南定河原创

熊大熊二

西南行之二十:去班洪

2014年5月27日晚上欣赏了孟定农场开发区的广场舞之后,当晚就住在开发区副主任邹森的家中。房间和床铺都很干净,有蹲坑式的冲水马桶,淋浴和卫生间合二为一,这是我来孟定后见到的最干净的一个厕所。

西南行之二十:去班洪

上图:开发区的清晨,沧源佤山,空气清新号称天然氧吧。

佤山的夜非常宁静,气候宜人,无需空调,当晚睡了一个好觉,起床时已经早上七点钟了,出门转了转,空气清新的来是一塌糊涂,也难怪,阿佤山号称天然氧吧,沧源有着北回归线上唯一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南滚河国家公园。

邹森安排我今天去沧源,这是我计划外的旅行,但我很期待,佤族的历史很长也很短,长的是时间,沧源岩画就有三千年的历史,短的是过渡,它是从原始社会一步跨进社会主义的。因此还保留着世界上最纯净的空气,都市人纷至沓来,并把这种旅游称之为洗肺之旅。

回到屋内,邹夫人王巧勇已经为我精心准备好了早点,葱花面饼,玉米糊,白煮蛋,红腐乳。

不油不腻新鲜爽口。她很少说话,但很会待客,脸上始终保持着淡淡的微笑,不停的做家务打扫卫生,家里的各个角落都是一尘不染。

西南行之二十:去班洪

上图:王巧勇已经为我精心准备好了早点,葱花面饼,玉米糊,白煮蛋,红腐乳。

西南行之二十:去班洪

上图:我眼中的王巧勇一直忙着家务,贤妻良母。她是孟定农场党委书记王巧众的亲妹子。

上午八点左右,我们出发了,第一个目的地是班洪,这是沧源六个边境乡之一,它的位置往西一点就是之二的班老乡,这二个卡佤边境乡在国内外名气很大,上个世纪四十年代英国人霸占缅甸后曾经想吞并它们,结果就发生了震惊中外的佤族领袖胡忠华、胡玉堂率众奋勇抗英事件,班洪就矗立着记载他们事迹的纪念碑。值得一提的是班老这个地方直到1961年才回到祖国怀抱,史称中国内陆最后一个成立的乡。

开发区的九个队沿着这条土公路依次排列,最远的是九队,我们这部车上除了邹森和我,沿途又接上了5队支书杨淑伟、7队队长李爱民,驾驶员叫熊光灿,这是一个可爱的大男孩,我特喜欢他。

西南行之二十:去班洪

上图:开发区此去班洪38公里,但路途艰险,这段谈各路还不算是最难行的。

在路上看佤山青山绿水,这里没有一丝污染,湛蓝湛蓝的天空,百分之百的植被覆盖,沧源已被国际旅游协会命名为“沧源国际旅游度假区”,与这块金字招牌反差极大的是这里的交通,至今为止没有机场,没有高速公路,没有火车,没有航运,只有一条狭窄的县道,驴友想要来到沧源,真的需要探险探秘的激情和意志力。

从孟定农场开发区去沧源班洪只有38公里,但串联开发区九个队的土公路路况很差,坑坑洼洼的一路颠簸,进入老乡地界之后路况更加糟糕,开发区各个队多少还落实一下道路养护责任,老乡地界的道路几乎没有任何养护,结果是可想而知的了。经历了大半年的云南旱季,沿途居然还有积水的泥潭横亘路中,底盘低的车是根本无法通过这样道路的。

西南行之二十:去班洪

上图:老乡地界,大半年的云南旱季,沿途居然还有积水的泥潭横亘路中,底盘低的车是根本无法通过这样道路的。

在这样的路况下,车辆一路剧烈震动着跳跃着前进,甚至还把方向盘给震脱下来,固定好了又震脱下来,在这种弯多路陡近乎原始社会的佤山之上,一路荒无人烟,让我心生不祥,还好我们的小熊熊(大家对驾驶员熊光灿的昵称)技艺高超一路逢凶化吉,经过一个多小时颠簸,最终还是驶上了261县道,让我长舒了一口气。

西南行之二十:去班洪

上图:老乡地界更加颠簸,车的方向机都震得脱落了几回。

沧源没有国道、省道,全境就这一条261县道,这种县道本来是毫不起眼的边境公路,但此刻对我们这部历经千难万险夺路而出快要散架的皮卡车而言,261县道简直就是星光大道,光明大道,其实它并不宽阔,但此刻我们看她;道路平坦,风光秀丽,就连吹进车窗的风也是轻柔的,这种微风干净到一尘不染,我甚至还能感觉到她的妩媚撩人,头一次走进沧源大地,我就被她的美色深深地吸引,沧源,独具特色的魅力让人无法抗拒。

西南行之二十:去班洪

上图:终于突破千难万险上了沧源261县道。

有世界佤乡美称的沧源现在日趋成为旅游热点,但这一段的县道却人迹罕至,鲜有车辆通行,突然感觉这里非常的宁静,这是一片满是翠绿的乐土,纯天然的氧吧任你自由的呼吸,什么负离子,阳离子在这里充沛并且完全免费。蓝天白云,苍山绿树,路边沟渠里流动着泉水潺潺,路面也因此显得特别特别的干净。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有一首歌红遍大江南北,歌名就叫《阿佤人民唱新歌》,但当时很多人并不知道阿佤人民的聚居地在哪里。我们孟定农场知青算是见识过阿佤人民的,因为孟定隶属于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耿马和孟定实际上和沧源是山水相连的,当年我们走乡穿镇也去过一些佤族寨子,但最纯正的阿佤却在沧源。换言之,现在人们口口相传的世界佤乡就是沧源。

西南行之二十:去班洪

上图:在沧源唯一的公路261县道上看,云淡风轻,宁静的大地,纯净的空气,风景唯美,经历过的路途遥远艰险,忽然觉得一切都是值得滴。

有一个笑话与沧源旅游指数有关。说有一个沧源小伙子到美国旅游,看见大家在买彩票,已经开出许多二等奖、三等奖之类的,众人都在期盼着一等奖,沧源小伙想碰碰运气也买了一注,想不到手气太好额骨头碰到天花板居然就这么中了,旁人告诉这位早晨刚刚从沧源飞来屁股还没在美国捂热的小伙:“你太幸运了,一等奖是去中国沧源七天探秘之旅,快去准备一下行李就等着出发吧。”这不就是打道回府吗?弄得沧源小伙子目瞪口呆,这个笑话淋漓尽致的诠释了沧源对世界人民的极致诱惑。

上午十点半,我们的车停在了一个墓碑前,邹森率领着我们拾级而上,这就是上个世纪四十年代著名抗英英雄胡忠华的墓碑,是他的儿孙们所立。我们一行人怀着崇敬的心情,仔细拜读着墓碑上的每一个字,仿佛读着佤族厚重的历史,邹森指着墓碑上孙子辈第一人‘胡林春’告诉我;他就是班洪王子,我们等一下会见到他。

西南行之二十:去班洪

上图:261县道的一个拐角处,我们瞻仰了抗英英雄胡忠华后代修建的墓碑。

佤族是个跨境民族,主要分布在缅甸佤邦、中国沧源和西盟三地,提到世界佤乡人们几乎一致公认的就是沧源。在我眼中,佤族就是中国的印第安土著,是最后跨入现代文明的原始部落。它有着三千年前的岩画、亚洲最深的司岗里溶洞,而原始社会村落翁丁村和摸你黑狂欢节更是世界驰名,摸你黑狂欢节常常被误读成摸奶节而上新闻头条。

西南行之二十:去班洪

西南行之二十:去班洪

西南行之二十:去班洪

上3图:举世闻名的云南沧源摸你黑狂欢节是佤族的节日,摸你黑盛况空前。

站在墓碑前极目远舒,世世代代养育了班洪、班老阿佤人民的莽莽青山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紧密的和缅甸连成一片,曾经割不断理还乱的中缅南段未定国界就在这里。地缘因素造就了班洪、班老这片有故事的秘境,造就了抗英领袖胡忠华。感谢邹森,没有他的引荐我可能这辈子都将与这块美丽的土地无缘相见。

将近十点半时,经过2个小时的颠簸,我们来到了班洪小学,这里是班洪乡的中心位置。汽车在学校门口等待放行的时候,我来到近旁的一个纪念碑前,立刻有了一种肃穆庄严的心情,原来这就是大名鼎鼎的班洪抗英纪念碑,曾经震惊世界的班洪抗英事件,是班洪人民的骄傲!

西南行之二十:去班洪

上图:在班洪乡中心小学门前,矗立着班洪抗英纪念碑。

在教工家属楼前,邹森给我介绍了两个一直在我脑海中思量的人物;熊大和熊二,乍一见面就让我惊着了,太像了,我们的司机熊光灿见我惊喜,索性扮作小熊熊搂着熊大熊二摆了个造型,让我彻底满足的照了一张相,谢谢熊大熊二小熊熊。

西南行之二十:去班洪

上图:在班洪小学教工楼前,见到了熊二杨振强。

西南行之二十:去班洪

上图:在班洪小学教工楼前,见到了熊大赵进荣。

西南行之二十:去班洪

上图:在班洪小学教工楼前,三熊合影左起;熊大赵进荣、小熊熊熊光灿、熊二杨振强。

同为班洪小学教师的熊大和熊二是形影不离的好兄弟,但不是亲兄弟,熊大叫赵进荣,熊二官名杨振强,因为我的孙子特别喜欢看动画片“熊出没”,特别喜欢熊大熊二光头强,所以我对熊大熊二记忆很深,回头想想我当时喜欢的有一点夸张,好在这两兄弟并不怪罪我的失礼,始终大度的呵呵地笑着,尽显佤族人的善良纯朴。

熊二是个典型的佤族汉子,他有着佤族标志性的黝黑皮肤,善良热情,和我说话时一口一个’老哥’,他是班洪小学的专职佤语老师,同时又说得一口流利的普通话。以前一直喜欢孟定的傣族白,来到沧源,融入到这个民族之中,才觉得佤族黑也一样很美,加上佤族心灵深处由内而外透露出的纯朴,近乎原始社会的卡佤山真的有一种让驴友心灵快速纯净下来的功能。

接着闻讯赶来的也是沧源重量级人物,班洪王的孙子胡林春和班老王的孙子保金良。胡林春是班洪中学的老师,一付白面书生的模样,其实严谨的说,胡林春皮肤算不上白,说他白面是相对于保金良而言,保金良有着可以和熊二杨振强媲美的纯正沧源黑皮肤,两个人性情也差不多,一样的爱说笑,听他们两个不知疲倦的谈笑风生你永远也不会乏味。

西南行之二十:去班洪

上图左起:班老王子保金良(左)、班洪王子胡林春。

保金良曾经也是老师,现在是生态得来不得了的南滚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负责干部,由这个黑脸包公看管国家公园,是值得沧源人民放心的,邹森的孟定农场开发区和保金良的南滚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邻居,邹森和他算的上是铁哥们了,但若想请保金良批一点地,办一张证,那是门都没有。南滚河保护区的每一寸土地简直就是保金良的命根子,就像他爷爷当年保卫班老一样的护卫着这一片中国最原始的自然保护区。

保金良是称职的森林卫士,在座的每一个班洪人都为自己是沧源人而自豪,听他们娓娓道来的司岗里溶洞、勐来河谷、沧源岩画、沧源天坑、南滚河国家公园、沧源茶文化、竹文化,加上锦上添花的孟定农场开发区橡胶林文化,沧源的原生态和半原始社会的形态是无容置疑的,恍惚中我甚至觉得这些人也一如原始的那么一尘不染。至此,我忽然觉得这一趟来班洪先前的路途艰辛那一切都是值得的。

想起初见熊大熊二,他们特别介绍沧源纯度最高值是百分之九十五为纯正佤族时,眼神中透露出的是一种满满的骄傲和自豪,他们爱家乡爱的如此深沉,这些佤族兄弟个个都是性情中人,熊二做梦都在喝酒,呆萌的样子都像那熊出没里的熊二,此刻坐在他们中间,即使初次见面也能够轻易读懂那些个干净的笑脸。

西南行之二十:去班洪

上图:孟定农场五作业区5队书记杨淑伟(中)和班洪王子(右)班老王子(左)

西南行之二十:去班洪

上图:孟定农场五作业区5队书记杨淑伟(右)和班洪的佤族兄弟很快打成一片,左一是熊二杨振强,中间是班洪王子胡林春。

熊大和班洪王子胡林春肤色差不多,不是那么标志性的佤族黑,脾性竟也相似,话语不如熊二、保金良能说会道,这两个佤族教师性格稍显内向,显得比较沉稳有内涵。

熊大赵进荣的父亲坐在屋外的躺椅上,他有一点半身不遂,行动不方便,邹森绝对善解人意,恳请我回上海后看一看有什么偏方,上海总归医术发达一些,邹森如是说。

我没有忘记邹森的嘱托,在撰写本文前履行了这个承诺,因为班洪的那些纯朴的佤族兄弟,令人难忘!我不可能忘记他们!

早起就想干酒,做梦也在干酒的熊二,热情洋溢,在招待我们的午宴上频频敬酒,他对我说:“老哥,来到我们沧源,喝了酒,我们就是朋友了。”在这么热情纯朴的佤族朋友面前,在这么可爱真诚的班洪兄弟面前,从不喝酒的我以一种英雄赴难的壮烈精神举杯一饮而尽。还好,我没有轰然倒地,大家喝的是蛇胆泡酒,我也是,只不过善解人意的邹森悄悄地给我这一杯兑了许多蜂蜜水。

西南行之二十:去班洪

上图:班洪小学佤语教师熊二杨振强酷爱喝酒清晨做梦还在干酒。此刻守着他那大坛蛇酒前。

西南行之二十:去班洪

上图:班洪小学佤语教师熊二杨振强(右)和孟定农场五作业区副主任邹森是铁哥们。

说到蜂蜜,在此要深深地感谢班老王子保金良。他来的时候特意拿来一大瓶蜂蜜,见我推托,他郑重其事的告诉我:“这个蜂蜜上海不会有,这是班老山上采集的野生蜂蜜,市场上是没有的,听说南定河老哥今天来班洪,我是特地赶回班老给你取来这一瓶珍藏的野蜂蜜,你若不收就是看不起我们佤族兄弟。”

保金良、熊二,这两个肤色纯正的佤族兄弟就像他们的民族一样真诚善良,热情好客,感情奔放,和他们在一起,我那不喝酒,不收礼的两大底线当天尽数失守!

西南行之二十:去班洪

西南行之二十:去班洪

西南行之二十:去班洪

西南行之二十:去班洪

上图:在班洪小学,美丽端庄的熊大夫人周老师尽全力招待我们,好客的佤族,菜肴是黑乎乎的山珍野味。

午宴上的菜肴全部是当地的山珍野味,沧源地区现在许多动物都受到法律保护,吃不到了,所以今天的山珍野味只是班老野鼠,班洪野兔,南滚河马头鱼,还有一些我都说不清楚,卡佤山上的山珍野味大餐看上去都是黑乎乎的,就和佤族人的皮肤一般纯粹,全天然那是毋庸置疑的。

美丽端庄大方的熊大夫人热情地招呼着我们放开肚子吃,她姓周也是班洪小学的老师,看着她那真诚的笑容,那一趟又一趟的端菜,我知道今天是盛情难却了,但看着这些奇形怪状的野味,我又有一点不敢吃,特别是那个野鼠尾巴还有马头鱼的头,有人说它们是野味中的精华,后来还是在邹森的示范下,我才胆战心惊的各吃了一个,算是对的起这一次沧源之行,也不辜负熊大夫人周老师这一天的忙忙碌碌了。

西南行之二十:去班洪

西南行之二十:去班洪

西南行之二十:去班洪

上图:在佤族兄弟的鼓励下,我怀着忐忑心情吃了老鼠尾巴,马头鱼鱼头。

和佤族兄弟喝酒那是一种洒脱和豪迈,干一杯再干一杯,用祝福来将你包围,干一杯再干一杯,朋友你知道缘分最珍贵,相聚时请干一杯,让友情暖透你心扉!

佤族喝酒确实厉害,邹森最受班洪这些佤族朋友尊敬,因此首当其冲被频频灌酒,2个小时以后,农场方面喝酒的3个全部醉了,真是不醉不休,佤族方面参战的熊大、熊二,胡林春、保金良,还有一个老师共5个人全部没事人一样,事实证明和佤族人喝酒,不服不行!

西南行之二十:去班洪

上图:五作业区副主任邹森是班洪东道主敬酒的主攻方向,这是熊大夫人周老师给邹森敬酒。

计划中午餐之后去翁丁寨,这下可好,邹森、杨淑伟、李爱民3个烂醉如泥各自盘踞在一个沙发上呼呼入睡起来,只留下没喝酒的熊光灿和我两人在一旁干瞪眼,事已至此,这三位酒桌好汉怕是电闪雷鸣也唤不醒了。

熊二和保金良两个干酒积极分子干倒了农场3个酒仙,善解人意的又来陪我们聊天解闷子,加上熊大夫妇俩,还有胡林春和另一个老师,六个土生土长的佤族老师,喜欢听他们讲班洪、班老的那些历史典故,千年的佤山有着太多的精彩故事和民间传说,我做了一回虔诚的倾听者,幸福满满!

说实话,此刻我已深深地爱上熊二杨振强和班老王子保金良这两个纯粹的有着佤族标志性皮肤的卡佤山上土生土长的汉子,爱他们那黝黑锃亮的肤色,那种黑差不多已经接近非洲肯尼亚或赞比亚人的颜色,他们是佤语精英,又说得一口流利俏皮的普通话,和六个佤族教师交流我们没有任何障碍,甚至也没有丝毫代沟。

西南行之二十:去班洪

上图左起:班老王子保金良(左)、熊二杨振强、班洪王子胡林春。

说来奇怪,在多民族聚集的孟定农场呆了这么多年,骨子里曾经一直欣赏傣族人的白皙皮肤,仅仅来了一次沧源,根深蒂固的意识怎么就有了惊天大逆转,一下子觉得杨振强和保金良从形象到肤色到谈吐竟是那么的完美!

有一点是确信无疑的,从那一刻起,我爱上了佤族!爱上了沧源!

南定河影视荣誉出品:西南行之二十四;去班洪路艰险

南定河影视荣誉出品:西南行之二十五;在班洪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