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娱乐南定河知青李根生孟定农场云南兵团 |
俗话说“是非由名出”,从05年郭德纲的大红大紫开始,就招来了好多非议,不良广告,砸挂官司等不绝于耳。
目前,一篇认为郭德纲的表演有损河南人形象的帖子被广为传播,该帖子声称,“影片我看到一半就看不下去了,我不能理解,为什么让‘劫匪头目’郭德纲说河南话?你可以说是巧合,可以说不是故意的,甚至其他的理由,但是你们想过后果吗?当观众看完郭德纲的表演后,他们会怎么想?”
该帖引来了大量跟帖,认为这带有强烈的地域歧视,有损河南人形象,提出严正声讨郭德纲,为河南人讨回一个公道,而且还有网友提出要起诉导演张扬。
对于河南人的此次较真,实在让人觉得幼稚和好笑。电影只是一种艺术形式,说哪里话是根据剧情的需要,只要不是蓄意诽谤和恶意中伤,说哪里的方言都可以。郭德纲不说河南话,就有可能说上海话、说广西话、说北京话,难道方言一到劫匪的口里,就变成了对方言所在地的侮辱?也太夸张了吧?按照河南人的逻辑,如果扮劫匪的郭德纲说普通话,是不是就是在侮辱全中国人民的形象呢?倘若劫匪说英语,岂不是会严重侮辱英语国家人们的形象?怪哉!
一个角色的善恶是通过角色行为来塑造的。如果河南人觉得演员说河南话不好,那么,请河南人给出一个最佳答案,这一次向贺岁大片《落叶归根》发难,和以前指责郭德纲的事件一样,笔者不以为然。无非是有一些人以上纲上线的手段,小题大作磅名人,以此追求点击率博取眼球。
有许多人欣赏我南定河的文笔,就有个别人跳出来责难,说南定河不过小学文化难以驰骋文坛翻江倒海。其实他和我是八竿子打不着的路人,见我在各个论坛有点火,其上位博眼球的企图心昭然若揭。所有这些背后都隐藏着借相关明星、名人光环说事心理下的一种心态扭曲。
换个角度想一想,假如郭德纲不是扮劫匪,而是扮演英雄人物说河南话,那么,河南人还会为郭德纲说河南话而恼羞成怒吗?
无论如何,语言也只不过是一种人与人交流的工具,方言本身也没有地域歧视的色彩。如果赋予一种语言过多的附加属性,那将是语言难以承受之重。
当然假如郭德纲不是名人,也许就没有这件风波了。有些事情我们又何必求全责备呢!有社会责任感的人们不禁要问:为什么都想和明星打官司,我以为。从网友的角度说,是用以提升人气、刷存在感的“法术”;从媒体的角度说,是用以提高发行量、收视率、点击率的“魔棒”。其实也许都没有当真。我们尽可以一笑而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