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文学 |
□
说实话,我是不愿意过清明的,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随着去父亲坟前次数的增多,常有这样的感觉:死神就坐在父亲的墓碑上边,冷眼望着我毕恭毕敬地烧香、磕头、许愿,然后突然对我说,算了吧,用不着虚情假意,干脆进来陪你的父亲。这个时候,我会惊出一身冷汗,之后,祭奠的东西都来不及收拾,便逃也似的离开了陵园,离开了父亲。然而,只刚跨出陵园大门一步,我便又后悔,后悔自己的胆怯,后悔自己的虚伪,后悔没能再多陪父亲一会儿。
事实上,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我们每个人都在悄悄的死去。所谓死,并非说突如其来一场疾病,一次车祸,一次地震,一场洪水。这些当然有可能让一个人去死,但更多的人,是在一点一点,一步一步地朝死神迈近。说得更残酷点,一个人从出生之日起,就已经开始享受死的过程。我之所以不谈活的过程,道理很简单,那就是在很大程度上,人们不恐惧活,而恐惧死。其实,死有什么好怕的呢?无非就是两眼一闭,灵魂离开了躯体,之后化成一屡青烟,重又回归大自然。
直到现在,我始终认为父亲的早逝,恰恰因为他太过于恐惧死。父亲得的病虽然凶险,但只要有一个良好的心态去面对,完全可以再多活个三五年。然而,父亲对死的恐惧大大超过了常人,有时做梦他都在呼喊着救命,哀求老天爷不要这么快带走他。死神就是这样的,你越是讨厌它,它就越要粘过来,粘得你透不过气。父亲的身体本就虚弱,稍有一点不透气,便只能向死神妥协了。
所以,今年的清明,我已暗自下定决心,一定要在父亲的坟前多呆上一会,哪怕只比以往多停留一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