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馒头山下的隐居者

(2006-08-15 18:13:52)
分类: 我的评论

 馒头山下的隐居者

                   ——读刘淼散文《一个人的馒头山》

                            □ 陈 岚[北京]

 

生命的苦难,是一个没有尽头的深渊。读刘淼先生的《一个人的馒头山》,从字里行间,一点点浮现的是这样一句话。

 

如果说,还有什么比身体倍受折磨更难以承受?那就是给这多病之身,再加上一颗多愁的灵魂。他的肉体已然踉跄行走于命运之手的重重打击之下,而神又先天给了他纤细敏感的心灵,让他能够饱尝每一滴生活的硫酸所带来的蚀骨铭心之疼。

 

刘淼因为先天性的腭裂疾患,虽然经过手术治疗,仍然留下了痕迹,也影响了他的发音——即使我觉得他电话里的发音清晰周正,他还是十分怯意,轻易不敢说话,或者是成长的经历过多的压抑让他变得低调沉默,或者是他本身就是个好脾气而低调的好好先生,在朋友之中,他习惯倾听,在文字中,他才敏于诉说。

 

人人都有自叹自怜的悲伤情境,而一想起他来,我则觉得自己已经是获得生活极大的恩惠。他自幼残疾,少年丧父,并且被医生预言,将来也会和父亲染上同一疾病,重重打击,如一波又一波席卷馒头山的山火,灼烧着他的青春,但却没有留下荒芜的痕迹,他一如那座越发青翠的馒头山,亘古宁静,心境空明。他的文字活跃于文学期刊,也活跃于网络文化论坛,风格如其人,平静、冲淡、至真。你几乎可以从那些字里读出他微笑平和而略带谦卑的面容来。与他的相识,就始于一个偏僻但纯净的文字空间里。他在网络间也小有名气,文字绝不张扬,却能恒定地吸引一批属于自己的读者,这是一种厚积薄发的穿透力,非心态端正、文字隽永无法做到。他不惮于助人,即使自己也只是微薄之身,能帮助任何人,似乎都令他愉快很多。而我也耳闻目睹了某位女写手,未成名之前,利用他的好心,发掘他的所有人力资源,让他写作书评四处推广,等利用价值已毕,便否认曾经认识这样一位卑微的朋友。

 

世间的势利与疏冷,原是常事,然加在这样一个赤子之心的人身上,未免太过残酷。他原无所求,也从不对人和命运有任何奢望,连友谊,他也不敢有真正的期望。一切的打击,他都怀着悲伤,宁静地接受,独自向他生命里的馒头山诉说。

 

不是每个人都能够有这样一座馒头山的。

 

即使事实上,我们每个人的终点,都是一座馒头山。

 

但他,穿透了时间的障眼法,提前看到了最末的荒凉,最末的空白与最末的灿烂。在远未到达之前,他已经先越我们,抵达了它。

 

这组《一个人的馒头山》系列散文,用词朴素谦和,风格素净得宛如吹拂过山冈的轻风,无色无嗅,却甘美深邃。一个小人物的支离破碎的人生,却在一座山峦的怀抱里,寻得了安慰。与其是山安慰了他,不如说是他的精神如茧一般包圆了自己。馒头山就是物化后的茧,温柔地、沉静地、永久地接纳这颗流着泪的心灵,大地接纳他哭泣的身躯,风慢慢地吹干泪痕,山草慢慢地再度挺直身躯,这是小人物的谦卑,也是小人物的坚忍,云天之下的苍生,莫不如此。

 

而文字一道,原本是从最低微的尘埃里,开出最鲜活的花来。

 

他在馒头山上耕作自己的心田,而我们,倒要羡慕他的自得,他的从容。这便是刘淼,馒头山下的隐居者。

 

 

陈岚,江苏人,“70年”后美女作家群重要代表,出版有随笔集《风有有痕》、长篇小说《背后》。现居北京自由写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