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关于书法的说法》后记  (即将出版)

(2010-03-24 12:22:17)
标签:

杂谈

对我来说,大部分情况下只有写法而没有书法。

父母给我的要求是把字给写好看了。但怎样算好看,过去没弄懂,现在更糊涂。所以大部分情况下是把字写清楚了,横平竖直,让人能看懂,也就是一直停留在书法的基础功能即实用功能上。

每天只临颜体,一临十几年,以致于看到颜体就想吐,后来弄了一本《郑文公碑》,觉得这世界真奇妙,还有写这种字的,一临又是几年,后来看多了,其实也就稀松平常一般化,再后来,看碑帖多了,东临临西临临,现在基本上就像是一个穷小子碰上桌好酒席,吃了个乱七八糟,吃坏了,也喝坏了。搞不清这一笔一画的来龙去脉,基本上是写坏了。

书法脱离实用之后,基本上就是一种样式存在。即使是搞书法的,中国书法几千年历史,到了我们这儿,也就剩下十几年。前三十年自己算是书法的遗少,近二十年,算是书法的遗老。所谓遗老遗少,正确的解读是不能与时俱进,不入潮流,比较靠近垃圾桶,地位尴尬,上不能与书法良民揣着小心之庄重,下不能比流行书贼之洒脱,看传统的东西觉着压抑,看流行的东西瞠目结舌大气不敢出。

长衫还不会穿,就流行中山装了,中山装没穿周正,又弄西服了,西服刚知道不能全扣上,又开始休闲了。不是我不明白,是这世界变化快。

书法对于我来说基本上就是工具,农民拿收成说事,剃头匠拿脑袋说事,政府拿国家繁荣安定说事,倘农民拎着锄头说事,剃头匠晃着剃刀说事,政府押着军队说事,那就是炫耀工具而非结果。因而我的书法也就是我锄地的工具,用这工具,说些不长庄稼的话,而且得有劳人家给敲打成印刷体,才能让人看懂。而且只要敲打文字的同志能看懂,其功能就完全实现了。所以,想到自己辛苦了几十年练字,现在只为一个人服务,很心醉的。

夫妻之间那点事,以结果论,是生产力的再生产过程,是家庭繁衍的必要手段;生个孩子可以炫一下,满月席、生日会,但其制造过程不可以炫,否则就是不正经的。

书法过于重视表演,便有炫床上功夫的嫌疑。关公耍大刀,终是因为那大刀可以砍下项上从头。书家耍宝,一笔笔挥舞起来,弄个不三不四的文字,或者连文字都算不上,疑是可乐。

以上是不参加笔会,不赠送书迹之理由。

写不好,总可以说吧。一说就说了许多。老人说话,“说不好的说不少”。因为没有想法,就反复圆话,东拉西扯说了许多,一并收录进来。心里有些打怵,就拉了虎皮做大旗,请大家给站阵助威。小泼皮小混混都这么玩的。

 

这本小册子,关于书法的所有议论都是表象的、感性的。我从来未涉足书法理论研究,因而就没有条条框框、信口开河、信马由缰,说的是一个书写者的臆语,在专业人士面前可能很二。二就二吧,自家的东西,拿出来瞧瞧也没啥可丢人的。

长期以来,我们把书法神化了、僵化了。书法的境界也就被固化成一种定式。不按定式出牌,就是瞎搞。而定式的学习之漫长、之复杂、之枯燥乏味,使得很多人望而却步。如何还原书法的本质,提速学习过程,增加享受汉字的乐趣,是书法生存还是死亡的结。

一本书,说的就是两句话:第一句,不管写得多烂,只要还在用毛笔写字,就算功德无量,就要奖小红花一朵;第二句,只要能影响和拉拢周边的人来欣赏甚至书写,就是上线,发展的下线越多越好。

想一想若干年后中国人都不写汉字不懂书法,是挺让人扫兴操蛋的事儿。如果您看了这本小册子,您心里很不甘,说这坏蛋,就写这俩破字也来谈书法,老子也写两个给你看看。

这就对了。您就被我发展了。

我争取做个上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