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名:《东归英雄》
■出品:北京麦丽丝影视文化有限责任公司
■出品时间: 2008年6月 ■导演:麦丽丝 ■演员:
马景涛、斯琴高娃、宁静、齐峰、孙铁、斯琴格日乐、娜塔莎、伊拉
■读家:兴安
■推荐指数★★★☆☆☆
■一句话点评:这个戏让我们了解了18世纪蒙古和俄国的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目睹了一个民族为了回归故土而进行的更为艰苦卓绝的长征。
这些天熬夜看欧锦赛,闲暇时间断断续续看了电视剧《东归英雄》。
导演是我的同族,蒙古族女导演麦丽丝。多年前看过她和她丈夫塞夫共同执导的电影《东归英雄传》。很宏大,在当时算是大制作了,也是至今国内少有的有关蒙古人的好电影。其中战马从悬崖上跌落的镜头叫人惊叹,直逼好莱坞的动作片场景,以致引起动物保护者的非议。
据说电视剧摄制于2005年。它的目标是《成吉思汗》之后,国内最富有史诗性的电视剧。可惜在拍摄中间塞夫英年早逝,只能由麦丽丝独立完成。我曾与塞夫先生有过两次接触,谈话间感觉他是个有雄心、有想法的导演,关键是他对蒙古族电影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尤其让我敬佩。
初看这个剧,直觉应该走的是商业路线,这从剧中选择的几位演员就可以看出来——台湾的马景涛,内地的宁静,还有最近颇受欢迎的两位蒙古族男女歌手:斯琴格日乐和齐峰。但是它又不是那种为商业而商业的粗制滥造的东西,至少从感觉上,导演还是很用心的。值得一提的是我的朋友、蒙古歌手齐峰在里面担当了一个角色:一个深谙蒙古历史和俄罗斯历史的蒙古年轻学者策伯克。齐峰应该是第一次演戏,所以开始部分还是有些生分,我一直替他担心,但虽着故事的发展和高潮,他渐入佳境,演的也越来越专业了。
斯琴高娃在剧里演的是个讨人嫌的角色——贾恩夫人。她是个俄罗斯风尚的追慕者,也是个有野心的蒙古女人。为了赢得女皇的欢心,她从信伊斯兰教转投东正教,又因为觊觎汗位,改信了喇嘛教,可惜她有个不争气的儿子,所以她只能落得个可笑而又可悲的配角。好像斯琴高娃是第一次演反面角色,一头一足都恰如其分,表演得确实好,虽然戏份不多,但是只要她一出场,整个戏和人物就活跃起来了。
叶卡捷琳娜女皇的造型很迷人,也基本契合我心目中的叶氏模样,但她的演技实在一般,没有力度,缺少内涵,类似一个“洋花瓶”。比如她与她的宠臣调情这样简单的动作和细节都无法表演到位。同样是演女皇,她与美国电影《伊丽沙白》中的凯特•
布兰切特差的就不是一星半点了。而另一个俄国公主的扮演者娜塔莎就值得叫人竖一下大拇指。
渥巴锡汗的形象似乎也值得商榷,马景涛的演技不容质疑,也很卖力,但与他在《封神榜》和《努尔哈赤》中的表演比较起来,显然还没有完全进入角色和状态,老让我想起他年轻时候演琼瑶阿姨言情剧的影子。其中一个镜头,让我吓了一大跳,就是当渥巴锡汗的妻子(宁静)怀孕后,叶卡捷琳娜将其做为人质留在俄国皇宫,渥巴锡汗痛苦而又深情地与宁静道别,并抚摩了一下她的脸,但是他太过用力,感觉近乎掴了宁静一个耳光,这使我想起他曾经在某个台湾电视剧中拥抱一个女演员时,差点把那个女演员的腰折断的传闻。看宁静痛苦的表情,显然不是为了剧情的生死别离,到像是抱怨“老马”——你弄疼俺了!
这让我想起国内不少电视剧共同面临的问题——选择演员。有些戏必须有明星,比如《金婚》,时间跨度大,故事也相对平实,需要演员演技的支撑,也需要大明星效应。而有些则需要挖掘新人,比如当年的《玉观音》捧红了孙丽和佟大为,而最近红得发紫的《士兵突击》除了王宝强,几乎就没有让人熟知的演员,因为它是靠故事靠动作,也靠一种集体的精神。假如《东归英雄》的渥巴锡汗起用一个更有蒙古人性格,更有内在力量的演员会是什么样?——这也许是困扰所有导演的问题:收视率和票房需要大众明星的保证,但是搞艺术又要求选择更合适角色的演员,前者多是就合投资方的意愿,后者却需要导演冒个险。
不过,这个戏毕竟让我们了解了18世纪蒙古和俄国的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也目睹了一个民族为了回归故土而走过的艰苦卓绝的长征。我也知道了原来“土尔扈特人”在俄罗斯叫“卡尔梅克人”。

对俄国公主娜塔莎的表演应该竖一下大拇指

斯琴高娃的儿子孙铁和唱《我和草原有个约定》的歌手齐锋两人的表演值得肯定,
我相信他们还有大的表演空间

电视剧的片尾曲非常好听,是我百听不厌的蒙古民歌《鸿雁》,据说它是根据内蒙巴彦淖尔的宴歌改编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