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恐怖文化研究 |
恐怖文化在当代中国的发展
兴安,文学批评家,曾编辑出版了中国几部有影响的恐怖小说.在烟雾
与茶香之中,他和我们聊起了中国恐怖文化的现状。
关于史蒂芬·金
1986年,我才开始听说这个人的名字。那年我和一位美国研究文学的朋友聊天,提到谁是美国最受欢迎的作家.当时我以为是福克纳,结果竟是史蒂芬·金。此后我一直留意关于他的消息。1991年《黑暗的另一半》和《凯莉》中文版面世。在这之前,并没有什么真正的恐怖小说可以看到,有的只是一些流传的鬼故事。2000年,丁天的《脸》出版了,这算是真正意义上的中国的恐怖小说。
严肃文学仍然带有恐怖因素
余华的《现实一种》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他的作品里有很多的恐怖因素。像余华、残雪,他们的作品里,关于恐怖事件的描述,有很多来自“文革”时期的记忆。
中国的恐怖小说家丁天
他以前并不是写恐怖小说的。当时我给他发表了一些作品,注意到在他的小说里,存在着恐怖因素。比如那篇《幼儿园》, 老师把孩子锁在地下室里,自己出去了,忘记了小孩.几天过去后,人们找到孩子,发现孩子已经被老鼠吃了。这当然是故事中的一个恐怖元素,但是作为整体,这是一个严肃小说。后来,我建议他,进行恐怖小说的创作。
其他的恐怖小说家
今天,很多的中国恐怖小说仍然是模仿欧美作品。但仍然有一些很好的小说,比如鬼古女《碎脸》、《伤心至死》。还有上海的蔡骏也不错,还有周德东,擅于心理恐怖的描写。
鬼故事在今天
东方的恐怖小说更加神秘,更加讲究内在的心理上的恐怖,而西方的恐怖小说,则更加直接、暴力、血腥。过去,中国人害怕鬼,但今天,随着犯罪率的上升,人们也开始对连环杀手产生恐惧。丁天的《脸》、鬼古女《伤心至死》都有这方面的描写.
也许中国人生性比较胆小
其实,内地并没有真正意义的恐怖电影出现,而恐怖小说在中国也开始得非常晚。若从历史上讲,第一部恐怖小说还是《聊斋志异》。恐怖文化在中国并不发达,原因是,我觉得中国人缺少冒险精神,跟这个可能有关。中国人心理比较脆弱,比如,在体育运动上,中国人很少尝试那种有冒险性的运动,比如攀岩。
女性读者群体
今天,恐怖小说的读者,女性越来越多。女性也越来越多从事恐怖小说的写作。我想,可能这个与女性本性倾向于受虐有关吧。因为阅读恐怖小说本身就是一个受虐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