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希望在学子

(2006-11-17 08:35:50)
分类: 开卷互动
         作者:石立天香 [《高中》 /2006年 第11期]
 
  茂名,颇负盛名。过去,是因拥有油页岩,被誉为“南方油城”而名;现在,是因有“三高”农业、石油化工和教育这三大品牌而名,加上高州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发源地,茂名之名更甚。
  茂名,其质不在“名”,而在于“茂”。茂者,于土,是生于斯的葱绿农作物,成为“三高”农业的典范;于校,是长于斯的茁壮高中生,成为了高考成材的榜样。能有此二者,不名也难。
  茂名,其实力并不强,综合竞争力在全省仅排名第十二位。就是在这样的一个经济欠发达地区,近几年,每年都有约5万名高中毕业生奔赴考场,每年又都有近4万名考生被招录,迈进了更高的学府深造,他们占了当年全省招录人数的九分之一。这不可不说是一个奇迹。
  于是,在茂名,最好的建筑在学校,最美的景观在校园,最多的话题是教育,最关注的事情是高考,最自豪的地方是出人才。出人才,关键在于教育,关键在于学校,关键在于学生。而其中,关键的关键是读好书。读书,便成了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人们改变命运的重要途径。读书也就是个人的希望、家庭的希望和国家的希望所在。
  在茂名,我们不难看到教师为了育好人、教好书呕心沥血的情景,不难看到学生为了学习好、素质高孜孜以求的例子,也不难听到家属们为了后代的成长含辛茹苦的事迹。当人们梦圆之时、理想变现实之际,慕然回首,仍觉劳有所得、付有所获。
  茂名市教育局局长刘九权曾经讲述过一件事:高州有位老农,从乡下乘车到城区看望孙子,中途停车,他下车小解,便把自己的行李放在座位上,以免被别人占用。当他再上车时,发现原来自己的位置上坐了一位彪形大汉,他放在座位上的行李也不见踪影。老农要大汉让座,大汉不理,问大汉座上行李到哪了,他不睬。老农再坚持,大汉勃然大怒,扬言要揍老农。老农不慌不忙地说,别认为我“土”,好欺负,我的孙子在高州中学读书呢!
  孙子是老农的希望,名校高州中学是其希望的保证。茂名人崇尚教育,由此可见一斑;学子身上肩负的重托,也就不言而喻。
  鉴于此,面临高考的学生便具有多重的压力:一是社会的,人们视高考为地方及个人综合实力的体现,群起而争之;二是家庭的,父母视高考是子女成龙成凤的捷径,罄其所能而助之;三是学子自己的,人人奉高考为立命安身的必经之道,奋力而挤之。背负着这三座“大山”,考生哪得轻松,哪有快乐?如被这三座“大山”压着,考生的水平哪能正常发挥?读书的本意被扭曲了,学生得不到正常成长,个人、家庭及国家的希望又何在?
  因此,当务之急是建立一套科学有序、行之有效的人才评估体系和教育评估体系,淡化高考一试定夺的招录职能,营造人人可成材、处处出人才的社会环境。从这个层面思考,我们就不难理解高考方案的不断变化,那都是在探索着高考的最佳途径。我们也就有理由、有信心期待着新高考方案的到来。在新方案公布实施后,我们只有想方设法去适应它;在考生遇到这样或那样问题的时候,我们只有尽最大努力去化解它,以便获取最大的效益。茂名在这些方面采取的一些措施是有效的。
  毕竟,学子,是我们的希望所在!
  茂名的人和事,只是一滴水珠、一个缩影,但能折射出社会百态;茂名的教育,已经辉煌,但仍须努力,走向更辉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